碼字的二喵 作品

第5章 洋為中用

 一切都還順利。由於先期做了準備,加上兩家聯手,乾糧的提供量很快達到十四萬斤。

 船幫派出二十幾條船搶在尚好的天氣裡把縣裡、莊園製作好的乾糧運往壽縣,交給等在那裡的運輸部隊。

 但這年的雨水似乎出奇地多,在連綿不絕、雨水忽大忽小了十天後,突如其來地傾盆而至。河水一連數日不停歇地暴漲起來,所有的交通又中斷了。

 壽縣城垣的護城河本來就是通過運河與淮河相通的。大河水漲起來灌進運河,城壕是早已不見了,原本寬七丈的護城河此時看去倒比那淮河上漲前還寬闊。

 波濤直拍城垣的外牆,許多雜草、枝杈和被水泛起來的衣物、傢俱都堆到了城門洞裡,遠遠望去能夠在如煙的雨簾後望見些灰濛濛的東西,那些是城外被淹沒的房屋。

 城裡也不能完全讓人放心,多處民房進水,有些破舊的禁不起浸泡很快便歪斜或倒塌了。

 本來停泊在城外碼頭上的船隻現在可以一直來到城下,每天都有數千驚慌失措的人被船幫接走,送他們去比較安全的地帶,但還有很多人相信它古老的城牆可以結實地保護自己而不願離開。

 留在城裡的少數軍隊幫著警察維持秩序,政府宣佈控制糧食發放和購買,所有糧店都得到了申報庫存的命令,當然,沒人願意老實執行。

 陳壽禮等人都被困在城裡了。並不是沒法子逃走,而是他不願意走。

 興安精神好多了,而且也能看看書、報,稍微走動走動。不知道怎麼的他的一位同學得知他在這裡住,就特地找來看望。

 後來還帶了一個洋人。這洋人據說給興安吃了一個白色的藥片,第二天居然退燒了。壽禮回到城裡後不久認識了這兩位,畫家許方嚴和英國人傳教士馬託尼。

 說起傳教士陳壽禮還是第一次和洋人面對面,以往常聽說百姓與教會發生衝突,又或者教士們侵佔有主地產等,所以對他們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

 但馬託尼治好了興安的病,因此他也就禮貌待之。接觸幾次後發現這個樂天的洋人很風趣,而且從不過多地提及自己的職業。

 “我是上帝的使者,但我不能每時每刻把他老人家放在嘴邊呀,那樣的話就是凡人也會感到厭倦的對不對?”

 馬託尼這樣半開玩笑的解釋令陳老爺哈哈大笑。漢語流暢的馬託尼在中國已經度過了十一個年頭,他當然知道怎麼討這位有錢鄉紳的歡心。

 有一天大家閒在興安屋裡聊天,外面雨聲“嘩嘩”地響著。五音觀所處地勢較高,院裡的積水只將將漫過地面的青磚而已。

 屋頂上傾瀉下來的水順著牆腳的排水溝流淌出去,發出很大的聲音。一清起身默默地掩上窗子,噪音立時小了許多。

 壽禮開口:“外面茫茫一片,不知有多少人家遭災。原以為不會再有雨水,誰知竟來個反撲,比半月前還厲害。這可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呵?

 最糟的是秋天的莊稼恐怕會大面積減產,甚至顆粒無收,靠天吃飯的生活真是可憐!”

 “貴府上也會被淹沒嗎?”馬託尼問。

 “那倒不會。”興安把喝完的空碗遞給一清,笑著說:“這粥真好喝,師太若是還俗,去開個粥鋪一定賓客滿門!”

 “實際上我師傅俗家就是做館子的。”一清微笑道。

 “哦,難怪!”興安嘆息一聲,又掉過臉來對馬託尼比劃著繼續說:“我們那裡地勢比較高,水都流到山下去了,存不住多少。

 所以淹倒是不會,只是山下的水稻、果樹、瓜田難免要遭殃啊!”

 “怎麼會?”馬託尼驚奇地說:“難道你們沒有排水溝嗎?

 造物主給了水最好的靈活,如果讓它任意流動當然不行,那麼可以做一些排水的那個……水渠,把水引到合適的地方就行啦。”

 陳壽禮心中一動,連忙接上去問道:“可是在哪裡修水渠,修多深、多寬應該都是有講究的吧?不知道馬先生懂不懂這裡面的道理呢?”

 “這個簡單。馬託尼的家鄉也在山上,也有很多……水渠。”他把十指分得很開,手掌向下做了一個扎的動作來表示這樣水就從高處被引導下去了。

 “在它們中間是……莊、莊稼,沒事,不怕,因為水在溝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