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37章 王府風波起(二)

 而且袁煒也極善討好嘉靖,對嘉靖的心思拿捏的極其準確,後來內閣推舉修撰全元立掌管南京翰林院,嘉靖不準,特用袁煒。袁煒上疏請辭,願以原官供俸,嘉靖大喜,立刻提拔袁煒為侍讀學士,命陪祀帝社稷。同時還立刻給袁煒加官禮部左侍郎,為他入閣鋪平道路,袁煒中進士不到二十年就是入閣,這是大明以前聞所未聞的。 

 袁煒才思敏捷,嘉靖常於夜半傳出片紙,命閣臣們撰寫青詞。每當此時,袁煒舉筆立就,而且最為工巧,最稱上意。遇有朝野上下進獻珍奇之物,也是袁煒的讚詞寫得最美。 

 如今世上還流傳著他寫的一幅長聯:“洛水玄龜初獻瑞,陰數九,陽數九,九九八十一數,數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誠有感;岐山丹鳳兩呈祥,雄鳴六,雌鳴六,六六三十六聲,聲聞於天。天生嘉靖皇帝,萬壽無疆。”此聯在當時膾炙人口,無人不知。 

 另有一次,西苑永壽宮有一隻獅貓死了。世宗十分痛惜,為貓制金棺葬於萬壽山之麓。又命在值諸儒臣撰詞超度。大家都窘然無措,不知如何落筆。惟有袁煒揮筆成章,文中有“化獅作龍”等語,最合聖意,嘉靖皇帝龍顏大悅,當即給袁煒加官少保。 

 而且袁煒是個極其不好打交道的人,雖然同在翰林院,但是袁煒性情孤傲,自負能文,見他人所作,稍不當意,輒肆詆誚。館閣士出其門者,斥辱尤不堪,以故人皆畏而惡之。但是朱載坖知道,這正是袁煒的聰明之處,他把自己搞成了一個孤臣,又是一個靠著寫青詞倖進的臣子,嘉靖才能放心大膽的提拔他,因為嘉靖很清楚,袁煒只能依靠嘉靖。 

 高拱問道:“那殿下以為,當如何處之?” 

 朱載坖說道:“孤讀歷代先帝實錄及歷代史書,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此誠至理之言也!昔日仁宗、宣宗,皆守南京,故不虞有他事,孤以為此事可行。” 

 高拱知道朱載坖肯定謀劃很大,但是沒想到他玩的這麼大,大明是有太子守南京的祖制,可是除了仁宗、宣宗,後面的太子都是老老實實在京師,尤其現在嘉靖是一個疑心病和權力慾極重的人,讓他放朱載坖去南京,絕不可能,而且朝中大臣恐怕也不會答應的。 

 高拱懇切的說道:“殿下,國朝雖有太子守南京之制,然久未施行,殿下此時若重提此事,恐怕不光臣僚們不會同意,陛下也有其他想法。”高拱的分析並不錯,但是朱載坖明顯是有備而來。 

 朱載坖問道:“若是太祖陵寢被倭寇襲擾呢?是否應該遣皇子去南京祭祀太祖,以告慰太祖在天之靈?”看著高拱滿臉震驚的樣子,朱載坖意識到高拱想多了,連忙說道:“高師傅,我也是聽岳父說的,倭寇武藝絕倫,而且數度求朝貢不許,官軍又糜爛不堪,倭寇鋌而走險,襲擾南京也未可知啊。” 

 高拱想了想說道:“殿下,官軍就是再不堪,南京太祖陵寢所在,還有南京守備,操江提督,孝陵衛把守,就憑倭寇,怎麼可能敢襲擾南京?難道魏國公他們是草包不成?” 

 朱載坖心說,高師傅倒是說得對,徐鵬舉的雅號正是草包國公,朱載坖笑著說道:“這只是孤的一點猜想罷了,若是倭寇真的襲擾南京,孤就向陛下請命前去祭祀太祖,若是沒有,當然此事作罷。” 

 高拱想了想覺得朱載坖這個方案並沒有什麼不妥的,若是倭寇沒有襲擾南京,裕王當然沒有理由提出去南京,可若是倭寇真的襲擾南京,祭拜孝陵那是必然之舉,以嘉靖對這種事的重視程度,派遣皇子前去南京也不是不可能的,真有這個由頭的話,裕王的這個打算未嘗不能實現。 

 高拱說道:“殿下,此事非是小事,且殿下身為皇子,不要輕易發表意見,一切由臣等操持即可。若真為殿下所言中,臣等即聯絡六部堂官和閣老們,為殿下爭取,殿下切勿擅自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