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37章 王府風波起(二)

 朱載坖也知道高拱這是對自己的關心,當即答應下來,又和他說了一會話才走。 

 萬壽宮,嘉靖也在召見人,不過並不是朝中的大臣,而是一條神棍,就是嘉靖現在最信任的方士,神霄紫府闡範保國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少師、少保、少傅兼禮部尚書、恭誠伯陶仲文,要是朱載坖現在在場,肯定上來就是賞陶真人一套王八拳,來獎勵他搞出二龍不相見的說辭。 

 從湖北黃梅縣的一個九品小吏,到大明的禮部尚書,兼任三孤,裂土封爵,不得不說陶仲文這根神棍是有些本事的,至少長得還是很仙風道骨的,不像某些氣功大師,頭都被夾扁了。 

 而且陶仲文確實是有些本事或者運氣的,否則以嘉靖這麼多疑的人,怎麼可能對一個老道士這麼信任,要知道陶仲文發跡時已經六十餘歲的花甲老人了。 

 陶仲文得到嘉靖信任的就是在南巡途中遭遇的那場火災,當時嘉靖十八年,嘉靖南巡,陶仲文隨行。路上起了大風,嘉靖問:“這是什麼祥瑞?”陶仲文說:“這是火德。”結果當晚行宮就著了火,要不是陸炳玩命嘉靖可能就得交代了。差點丟了命的嘉靖一緩過勁兒,就覺得陶仲文真是料事如神,對他大加封賞,從此對他言聽計從。 

 而後陶仲文就提出了他的著名理論,二龍不相見,嘉靖十三年八月,皇長子朱載基,剛剛出生兩個月就病死。當嘉靖還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時,陶仲文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告訴了他,就是“二龍不相見”。嘉靖是條真龍,太子是條潛龍,二龍最好不要見面;否則,其中一條龍,肯定會倒黴。 

 而且可笑的是,他的理論還真的應驗了,莊敬太子朱載壑14歲時。太子出閣,不同於普通老百姓進學堂,而是有一套十分講究且程序繁雜的禮節儀式。而且作為父親的嘉靖,則必須出場。 

 但就在儀式剛剛結束後,朱載壑竟然馬上就病倒,沒過多久就去世了。看起來,彷彿真的有一條魔咒存在。嘉靖事後,痛定思痛,從此嚴格遵守“二龍不相見”,對剩下的兩個兒子————裕王朱載垕和景王朱載圳,長期漠不關心。 

 嘉靖本想就這樣一直下去,但是裕王現在的情況又讓他十分好奇,故而將陶仲文請來,現在陶仲文已經七十三高齡了,倒是絲毫看不出老態,進來後行雲流水的對著嘉靖行禮,嘉靖笑著說道:“陶師不必行禮!” 

 陶仲文說道:“禮不可廢,帝君總理山河,何等尊貴?貧道豈敢不敬。” 

 嘉靖笑笑,給陶仲文賜坐後,當即說明了來意,現在裕王出閣之後,似乎不像之前那樣木訥,反而聰慧了許多,而且敢於在朝堂上發聲了,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不管是作為皇帝還是作為父親,嘉靖都想弄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 

 沒想到陶仲文哈哈大笑,起身說道:“貧道恭喜帝君!” 

 嘉靖說道:“陶師,朕何喜之有啊?” 

 陶仲文說道:“昔日裕王在宮內,陛下為真龍,裕王為潛龍,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而今裕王出府,則是乾卦之九四,或躍在淵,進無咎也。是為隱伏之水,為淵,故為在淵。淵者,龍之所安也。是龍適宜生活之地,地利也。得地利而躍者,人和也。巽為風,為時,為隨時,天時也。偕時而行,進退有據。進則九五飛龍,退者有淵可安,是為無咎。裕王得應乾卦之象,潛龍之勢成矣!故而恭喜陛下,潛龍既成,帝君得證大道,可期也!” 

 在陶仲文的一番忽悠下,嘉靖居然相信了他的鬼話,讓陶仲文代嘉靖去看看裕王,黃錦來傳旨的時候,朱載坖整個人都不好了,這神棍來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