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34章 上疏(二)

 當今天下全盛之時,聖明主持於上,萃各省之物力、挾千萬之巨餉,薦一人無不用、陳一事無不行;諒其何能為也?且考日本自漢、魏以迄宋、元未嘗為患中國。其後改新羅之貢道而出寧波,於是往來數數,知我中國之虛實、山川之險易。可知其包藏禍心,非一日也!而東南糜爛,寧波首蒙其禍。 

 若猶以疥蘚視之,則臣恐他日有不忍言之禍也!伏祈陛下早決大計,軫滅仇讎,勿遺他日疆患也! 

 朱載坖說完後,劉忠問道:“殿下,奏疏當以何題名?” 

 朱載坖想了想說道:“為倭人謀犯東南請速決大計事。” 

 劉忠寫好後,朱載坖讓他直接送給黃錦,由黃錦交給嘉靖,嘉靖在萬壽宮仔細看了朱載坖的上疏,問黃錦道:“這是裕王自己寫的?” 

 黃錦說道:“據劉忠說,乃是裕王口述他抄錄了,一字不易。” 

 嘉靖點點頭問道:“景王那呢?” 

 黃錦說道:“景王要了些關於禮制的奏疏,但是還沒有上疏來。” 

 嘉靖有些不悅的說道:“尋常人家的孩子,讀了十年書,好歹都能下場科舉了,怎麼讀了十年書,連個奏疏都寫不明白嗎?袁煒不是號稱神童嗎?十七歲就中秀才的人,怎麼教出來的學生如此不堪!罰他三月俸。” 

 正在翰林院為嘉靖苦思冥想寫青詞的袁煒還不知道自己已經遭了無妄之災,但是仔細閱讀了一下朱載坖的奏疏,有些不敢相信的問道:“倭寇現在如此猖獗了嗎?” 

 嘉靖一直以為倭寇偶爾來犯,官軍只要將其擊退即可。莫不是朱載坖這小子出名搏位,但是朱載坖奏疏上的內容,倒是言之鑿鑿,讓嘉靖覺得應該不假,於是嘉靖召嚴嵩、呂本、徐階和協理京營戎政兵部侍郎楊博、寧陽侯陳繼祖來西苑。 

 嚴嵩等內閣成員當然要參加,楊博是嘉靖心目中的知兵之人,寧陽侯陳繼祖曾任浙江總兵、備倭總兵,是朝中不多的和倭寇正面交鋒過的勳貴武將。 

 幾位來到無逸殿,嘉靖將裕王的奏疏傳給各位大臣看,然後說道:“朕將之前批閱過的奏疏給了裕王一部分,讓他看看,裕王看後,給朕上疏,諸位看看,裕王所言,有幾分道理啊?” 

 首先拿到奏疏的當然是嚴嵩,他心頭一動,他太瞭解嘉靖了,對於權力的掌握,嘉靖是從不放手的,就算身染重病,嘉靖也從未放棄過權柄,現在居然主動讓裕王看奏疏了,雖然是已經批閱過的奏疏,但是其意義也是很重要的,看來嘉靖已經有所抉擇了。 

 嚴嵩看過後,不動聲色的將奏疏遞給徐階,心頭確是掀起一陣巨浪,作為內閣首輔,他自然有自己的信息渠道,通過自己在江浙任職的門生,他當然知道現在倭寇日益猖獗,可是裕王就憑藉一些奏疏,就做出了判斷,要麼就是裕王身邊有高人指點,要麼就是裕王真的天縱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