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819章 天下事在人心忠奸!

 慕容恪在前面領兵作戰,如果能讓燕國後方斷掉他的糧草,這場河東之戰或許就不戰而勝了。”

 太后有些不敢置信的問道:“慕容恪是燕國重臣,燕國太后怎麼會斷掉他的糧草呢?左將軍莫不是在開玩笑?”

 曹承嗣抱拳回道:“啟稟太后,您是女中豪傑,不弱於男子,燕國太后卻不是,臣瞭解到燕國太后非常貪財,而且任人唯親,她曾經想要讓自己只知道吃喝嫖賭的弟弟擔任三司的官職,被皇帝和慕容恪拒絕。

 如果我們能夠賄賂她身邊的人,然後帶著大量的金銀財寶去進慕容恪的讒言,那非常有可能達成目的。

 燕國皇帝雖然信任慕容恪,但他卻不信任慕容垂。

 因為臣瞭解到慕容垂是慕容恪唯一有血緣關係的親弟弟,而慕容垂是燕桓帝如今存世的三個弟弟之一。

 如今的燕國皇帝年紀還小,沒有子嗣,他的這個小叔父慕容垂是皇位的繼承者之一。

 如果我們收買燕國中的臣子和宦官,讓皇帝懷疑慕容垂。

 慕容恪面對皇帝和慕容垂,又會如何選擇呢?

 無論他怎麼選擇,他和燕國皇帝之間的關係都註定要出現裂痕,那個時候,面對太后的舉動,只要燕國皇帝稍微放縱,就會有人自作主張的去針對慕容恪。

 只要慕容恪和燕國皇帝翻臉,無論最後是誰贏誰輸,都是我們魏國贏了。”

 曹承嗣這個人別的能力暫且不提,陰謀詭計玩的是非常絲滑的,而且隱隱觸及到了陽謀的領域,在他的計劃中,就有不少哪怕知道是坑還是不得不跳的部分。

 在說完這番話後,曹承嗣又說道:“這只不過是臣等商議到慕容恪時的些許想法罷了,太后可用可不用,這便是臣給予您和皇帝陛下的主意,至於如何在戰場上戰勝慕容恪,臣不知道,正如臣先前所言,臣不擅長那個。”

 曹承嗣最後這段話,就算是徹底將自己從這件事裡面摘出去了。

 他的意思很明白,我自己擅長的領域,我已經給出了主意,打仗的事情,你們該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了,那些事就和我沒有什麼關係了。

 殿中的群臣還在消化曹承嗣的計劃,這個計劃一聽就非常有執行性,這其實就是反間計,這個計劃自古以來就非常的經典,幾乎在每一個國家和國家之間、組織和組織之間都有這個謀劃的出現。

 這個計劃的難點就在於選擇反間的人和如何去挑撥,這兩者曹承嗣都已經確定了,一聽就非常的有執行性。

 魏國太后也不再問曹承嗣,轉而開始問其他人,但所有人都低著頭。

 見到這種情況,小皇帝還在皇位上拍著手,他還是個穿開襠褲的小孩子,魏國太后已經氣的不淺,曹承嗣走上前望著眾人厲聲道:“我大魏的諸位臣子,慕容恪就讓你們畏懼到這種程度嗎?

 若是我有一身領兵的本事,現在立刻就請纓去和慕容恪作戰,而不是在這裡畏畏縮縮,真是讓人失望透頂。

 如果沒有能力就不要佔據著高位,等到慕容恪殺進關中後,還不必擔心被燕人俘虜。

 真是讓人失望!”

 說著他又點名兩個輔政大臣,冷聲道:“輔政大臣,這是何等尊貴的榮耀呢?

 自古以來能夠居於此位的都是國家的棟樑,要做對國家有益之事,你們二人都是武將出身,但是現在如此畏戰,真是我大魏的恥辱,更是妄為我曹氏宗親,和你們同立在朝堂之上,真是使本公感到恥辱。”

 曹承嗣毫不留情的嘲諷和諷刺,震驚了所有人,萬萬沒想到曹承嗣竟然直接貼臉做這種事,眾人都以為曹承嗣是心中憤怒難以剋制,所以在激憤之下說出了這番話。

 殊不知曹承嗣卻是故意這麼說的,他就是要激怒這兩人,要麼這兩人中了他的激將法去打仗,要麼這兩人懦弱無比,失盡朝望,無論是哪種結果,都是曹承嗣所能夠接受的。

 激將法這個東西非常古老,但這一招的確是好用,九成九的人都受不了激將法,這不僅僅是上頭的原因,還是因為使用激將法的時候,被激將的人,從潛意識深處就知道不受激將會有另外不好的結果。

 比如這一次,這兩人都知道如果不答應這件事,那他們所面對的就是無數人鄙夷的眼神,身為輔政大臣,未戰先卻,足以將二人過去所積攢的名望,全部一掃而空。

 “左將軍,你不必說這種話,大魏中,難道只有你一個人是忠臣嗎?

 這世上有句話叫做謀定後動,我們二人都不蹭了了解慕容恪,所以不願意擅長說大話,我們可不想和某個人一般,面對慕容恪屢戰屢敗,還腆著臉去邀功。”

 這番話一出,殿中頓時安靜到落針可聞的程度,這二人在內涵誰,大家都知道,無非就是曹承嗣的父親曹林,大魏的常敗將軍,堪比當年武皇帝時期的夏侯惇。 曹承嗣聞言內心中卻只想笑,這番話可激怒不了他這個大孝子,他自己也從心裡看不上他的那個父親,但面上還是裝作怒意一閃而過。

 那二人的嘴卻沒有停下,接著說道:“但既然今日你說出這種話來,若是朝中沒有人願意去迎戰,那我二人自然願意去和那慕容恪戰一場,倒要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如同傳聞中那般戰無不勝。”

 說罷頗為不屑的望了曹承嗣一眼,曹承嗣卻沒有絲毫被挑釁生氣的意思,反而皮笑肉不笑:“那倒是本公看錯二公了,若是真的能擊敗慕容恪,本公一定給二位賠禮道歉,我大魏有二位在,又何懼那慕容恪呢?”

 隨著這一番滿含著刀槍劍影的對話結束,朝堂中的氛圍依舊帶著爭端的味道,大朝會散去後,一群人圍在曹承嗣的身邊。

 他的堂弟問道:“兄長,我們接下來要做什麼?”

 曹承嗣望著巍峨輝煌的皇宮,帶著深深的痴迷,輕聲道:“接下來就是等著他們失敗,然後將他們打入萬劫不復之地。”

 “如果他們勝利了呢?那該怎麼辦?”

 曹承嗣猛然瞪大了眼,沉聲道:“在戰場上勝過慕容恪?那簡直就是做夢,他們是必敗的,根本就不可能勝利。

 如果他們真的能勝利,那也要讓他們失敗,絕對不能有兩個在戰場上大勝的宗親回到長安,絕對!”

 曹承嗣的語氣斬釘截鐵,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味道。

 他實在是太明白現在魏國中的政治平衡,任何事都可能打破現在的平衡,尤其是戰場上的勝利,他要一一搞定這些輔政大臣,成為大權獨攬的輔政大臣,乃至於攝政,就絕對不能允許這些大臣有功業超過自己。

 就算是拼上一場大的戰敗,他也不會讓這兩個人帶著勝利回到長安。

 河東之戰,這是一場只能輸,不能勝的戰爭。

 至於輸掉了河東之戰後,魏國怎麼辦?

 先不說那還不在曹承嗣的考慮中。

 即便是考慮,僅僅丟掉河東,魏國還不至於亡國,當年戰國時期,魏國不僅僅有河東之地,甚至還奪取了河西之地,秦國也沒有陷入滅國的危機,現在應當也是如此。

 河東和關中之間有黃河天險,只要守好渡口,燕國大軍絕對不可能飛過來。

 而且河東對岸所面對的三輔,全部都是關中最精華的所在,魏國統治了這裡將近百年,民心很是穩固燕國想要奪取可不容易。

 圍在曹承嗣身邊的幾人聞言有些欲言又止,他這番話有些讓他的鐵桿也接受不了,這畢竟是曹魏的基業,曹承嗣話剛出口就知道有些不妥。

 他眼珠一轉就立刻彌補說道:“本公知道你們在想什麼,但本公也是迫於無奈,弓箭想要力道大,就要用力向後拉動弓弦,向前行進費力不如先向後幾步積蓄力量。

 對國家來說也是如此啊。

 若是為了一時的利益而放任他們這些蟲豸身居高位,大魏的未來才是不可想象的,現在割肉療傷,或許才是對大魏最好的結果。

 而且自古以來一個國家敗落最快的就是內鬥,慕容恪和燕國太后間可不是我們魏國這種政治鬥爭,他們是可能爆發內戰的。

 慕容恪在太原另外建造了一個政治中心,這一定是隱患,等到晉陽和薊城開戰的時候,就是我們的機會。

 到了那一天,就是我們收回河東等地的時候,甚至能夠一戰攻入幷州,小不忍則亂大謀啊。”

 曹承嗣避重就輕的言語,依舊極具蠱惑力,他總是能將這種話講的非常有道理。

 他的話總是七分真正的分析,三分改變底層邏輯,讓人分辨不出其中不對的地方。

 因為曹承嗣的話不是純粹的胡編亂造,是有可能發生的,他只是通過上好的口才,將之分析到一定發生的程度,讓人不得不信服。

 但實際上就是歪曲道理,有時候退讓的確是有道理的。

 小不忍則亂大謀的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從來沒聽過能夠把自己國家的大將甚至士卒的性命直接打包送給敵國的。

 那些在河東郡舉起武器的士卒,可能永遠都不知道,在遙遠的長安,那個他們從來都不曾見過的地方,有人已經準備出賣他們。

 當然,長安的貴人們也永遠都不會知道,這些河東郡的士卒,並不知道自己在為什麼而戰,他們隨時都可能會投降燕國人。

 慕容恪知不知道這些事呢?

 很多事情都知道。

 他在這個時候進攻河東,就是因為他知道以現在魏國的傾軋,更是難以抵擋大燕的進攻,事半功倍就是如此。

 ……

 梁國南陽。

 這裡是梁國最關鍵的郡之一,南陽郡連接著河洛地區和關中地區,從這裡能夠對魏國最關鍵的兩塊土地直接威脅,在南陽面前,關中和河洛只有幾道關隘的阻隔而已。

 梁國在洛有之時期,在這裡反覆的調整行政區劃,就是擔心這裡出現問題,一是擔心這裡被魏國奪取,二是擔心這裡自立,南陽是非常容易自立的,尤其是奪取了襄陽的情況下,南陽有肥沃的土地和人口,還有險隘能夠作為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