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744章 趙國存亡,繫於我身!

 尤其是在鄴城傳來的戰報不太好的情況下。

 ……

 “楚國和趙國結成了協議?要一同進攻我魏國?”

 曹操接收到這一條戰報時,有些難以置信,他之所以進攻趙國,就是因為楚國沒有進攻的能力。

 曹操頗有些不屑的說道:“趙國要給楚國提供糧草?

 就趙國那三郡之地,能有多少糧草可以提供?

 恐怕還沒等楚國進入戰場,趙國就已經乾涸不能再戰了,簡直是與虎謀皮。”

 荀攸沉吟道:“大王,臣以為,趙國恐怕是有之前就存儲的糧倉,否則雖然趙國三郡大都是膏腴之地,但想要供給兩國大軍,還是不足的。

 不過就算是有存糧,但臣以為,楚國可能是發一偏師作為騷擾罷了,不可能真的大軍齊出。”

 郭嘉聽罷,卻皺著眉頭道:“大王,臣覺得萬事都要小心,不能託大。

 如今楚國可能進場參戰,那就要以最大的威脅來看待。

 臣以為應當調遣更多的軍隊投入河北戰場了。

 趙國必須亡!

 誰來了也救不了他!”

 曹操踱步數週,然後下定決心道:“寡人立刻調集其餘戰區的軍隊前來,但那些地區所防禦的諸侯該要怎麼辦呢?”

 董詔出列道:“大王,臣願意前往出使列國,使諸王與大王結盟。”

 “哦?”

 曹操望向很少說話的董詔,對董詔的人品,他不置可否,但對董詔的才能他是不懷疑的,“董卿可需要什麼東西?”

 董詔微微笑道:“啟稟大王,臣有三寸不爛之舌,如今所需的僅僅是陛下一封征討聖旨罷了。”

 那個坐困許昌皇宮的漢室皇帝,在經歷了血色許昌後,如今徹底成為了擺設。

 但擺設他也是當今的兩位皇帝之一,更是唯一被大多數諸侯承認的皇帝。

 不是燕國那個自娛自樂的皇帝。

 董詔現在要他的一封聖旨,那也合理。

 董詔得到曹操的首肯後離開了魏國。

 望著董詔離開的背影,在場的眾人猛然間意識到,在這種紛亂的亂世中,又是縱橫家縱橫睥睨的時代了。

 那個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息的時代。

 現在雖然沒有邦周的春秋戰國時代那麼誇張,但在出現一個足以獨鬥天下的勢力前,拉攏盟友是不斷獲得勝利的關鍵點。

 ……

 在劉備正在備戰時,曹操對鄴城展開了猛攻,是有別於先前那種不疾不徐的攻擊,而是完全不計較代價的進攻。

 如今的曹操,手中有兗州、豫州這兩塊僅次於冀州的肥沃土地,在河東太守投誠後,擁有了完整的三河,實力之強,人口之多,冠絕天下。

 他和趙國玩兌子戰術,趙國根本就扛不住。

 審配和曲義整個人都是麻木的,即便是將傷亡打成五比一又有什麼用?

 魏軍人數實在是太多了!

 何止五倍?

 從邯鄲而來的援軍被擋在城外,根本就進不去,只能暫時尋找適合防守的地形建造大營。

 三州打三郡,硬實力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目前鄴城唯一的希望就是楚國軍隊!

 楚軍在哪裡呢?

 ……

 楚軍在等。

 實際上在接收到了第一批的糧草後,楚軍就在關羽的率領下出發了,然後關羽按照劉備的指令暫時等待。

 等待魏軍的傷亡再大一些,糧草再減少一些,實力再弱一些。

 等待魏軍的氣勢從如日中天漸漸落下來,那是才是最好的出戰時機。

 劉備的選擇很正確,他是個優秀的統帥,雖然只能統帥不超過一萬人,但抓時機很準。

 但楚軍等待的每一刻,都意味著處於風雨飄搖中的鄴城,加重了一絲破城的風險。

 ……

 邯鄲城中。

 曹操和劉備已經被問候了不知道多少次,尤其是劉備,拿了糧草不做事,讓人恨得牙癢癢。

 現在怎麼辦?

 袁譚已經有些六神無主了,洛燕站起身望著眾人道:“劉備會出兵,但一定是在見到曹操已經被我軍所傷的情況下。

 他前來助拳,不是要為我趙國硬抗曹操。

 他只會錦上添花,不會雪中送炭。

 如果全部指望劉備,那我趙國定將滅國。

 如今的局面,我將會率領我趙國最後的大軍前往鄴城支援,同曲將軍裡應外合,或許能將魏軍擊退,甚至勝過魏軍。”

 至於楚軍。

 他們一定會出手,但沒人知道他們會什麼時候出手。

 ……

 洛燕率領著趙國最後的大軍離開邯鄲,直奔鄴城而來,但剛剛走出半路,竟然遇到了曲義!

 洛燕如遭雷擊,隨洛燕前來的田豐沮授等人都直接懵了。

 洛燕衝上前去,沒等詢問,曲義就直接泣聲道:“國相,鄴城被叛徒打開城門,卑職和審正南失聯,魏軍進城,卑職只能率領著先登營突圍,趕往邯鄲再做打算。”

 鄴城丟了!

 洛燕回過神來,立刻急聲道:“曲將軍,可願意隨本相殺回去。”

 曲義當即道:“自然願意,曲義絕不是貪生怕生之徒,先登還在,曲義願為先鋒!”

 洛燕朗聲道:“好,如今鄴城剛剛陷落,我們還有奪回來的機會,這就出發!”

 ……

 在鄴城外,審配在曹操面前說出了那一句足以讓他名垂千古的話。

 這一句話,充斥著滿腔的豪情和忠貞。

 這一句話,就是千百年來,人所孜孜不倦所追求的最高道德之一。

 這一句話,讓曹操這樣的人,也禁不住對審配心生敬意,他想起了荀彧,不願意苟活於魏國中,他想起了關羽,不願意投身自己麾下。

 我的麾下可有這般人嗎?

 ————

 審配字正南,河北名士,紹主河北,配為袁臣,配性剛正不阿,時人皆敬畏,從燕為副二,燕甚敬重,及紹卒,燕主偽趙,乃使配守鄴,帝破鄴,俘配,欲服之。

 配有鐵骨,曰:“不事二主,忠貞之節,配生為袁氏臣死為袁氏鬼,請死而已。”

 帝敬之,以為壯士,又問其願,配乃曰:“我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

 其言若雷,配死,帝慨然曰:“河北多名士,誰如審正南?寡人若得審正南者必委以公卿。”——《魏書·洛沮荀審田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