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745章 為國盡忠死!

 第745章 為國盡忠死!

 春雨淅淅,枝葉抽芽,地上泥土微溼,大軍行過恰無揚塵而起。

 鄴城被破,趙國門戶大開!

 洛燕率領著趙國最後的大軍出現,剛剛攻克了鄴城的魏軍,再次投入了戰鬥中。

 當趙軍陷入劣勢不得不敗退重新整軍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陷入了最深的絕望中。

 “正南死了。”

 審配之事已經傳到了趙軍中,洛燕感嘆道:“正南真是我趙國士人的冠冕啊!”

 眾人皆沉浸在鄴城失落和審配殉國的震撼中,沒有人說話。

 曲義聞言只覺羞愧萬分道:“卑職也該死在鄴城,若是奮起反抗,未必不能守住,也不必如今受這樣的恥辱,被那些豬狗一般的人踐踏羞辱。

 千百年後,或許還要成為他人品頭論足的對象,做那些豬狗的踏腳石,真是可恨。”

 曲義口中豬狗一般的人指魏軍中的那些將領,若是他全盛時期,這些人他一個都不放在眼裡,但如今卻受制於趙國國力被擊敗,不得不退走,這讓曲義如何能夠接受。

 這世上總是唯成功論,失敗者被踩到泥土之中,彷彿一文不值。

 趙國群臣,皆是天下有數的謀士和武將,但卻因為趙國失敗將要於史書上無名,這誰能接受!

 眾人皆有些慼慼然。

 洛燕見狀緩緩道:“史官秉筆而書,我趙國或許不被後世所承認,但我們這些人的才智一定會留在史冊上,史官定然會給我們公正的評價。”

 聽到洛燕所說,眾人心中鬱結之氣才略微減輕一些,對他們這些人來說,不能上史書是一件相當可怕的事情,如今算是有了一個念想。

 史官會給公正的評價。

 在如今這個時代,天下人以洛氏資助的史書為正史,因為天下人只相信洛氏會秉筆直書,會不偏不倚的記錄那些發生在歷史上的事蹟。

 那些跟隨在君王身邊所記錄下的起居錄,也會被洛氏揀選,那些不真實的部分會被去除,這就是史書上幾乎沒有完人的緣故。

 望著稍微提起一些心氣的群臣,洛燕沉聲道:“諸位,商議一番接下來的事務吧,我們沒有再失敗的機會了。”

 ……

 魏軍營中。

 在不出意外的擊敗趙國來援的大軍後,整個魏國陣營的人都鬆了一口氣,鄴城一破,趙國是真的黔驢技窮了。

 不過曹操並沒有徹底放鬆,他始終記得劉備正在趕來的路上。

 不過他這人一向不願意承認別人強,於是故意笑著說道:“這劉玄德真是可笑啊。

 他定然是抱著我魏國與趙國兩敗俱傷的打算,而後坐收漁翁之利。

 卻不知那趙國不堪一擊。

 他想做那圍魏救趙之舉。

 卻不知時移世易,我曹魏不是那戰國的魏國,袁趙也不是戰國的那個具有山河形勝的趙國。

 如今我魏國即將覆滅趙國。

 劉玄德在等魏趙二國兩敗俱傷,寡人卻覺得他在等死。”

 說完頓時哈哈大笑起來,營中諸將皆放聲大笑起來,笑聲中滿滿的都是嘲諷。

 嘲笑了一番劉備後,曹操心情愉悅了許多,而後又擺擺手道:“不過這劉玄德的確是個人傑,不能小覷,我軍如今勢如破竹,又有更多的大軍前來助陣,楚趙聯手亦不足為懼。

 寡人決意率領四萬步騎與那劉玄德對決,再命大將以三萬步騎覆滅趙國,直取邯鄲。

 諸將聽令!”

 魏國眾將幾乎同時從席中站起,齊聲道:“喏!”

 一直都在等待的劉備得知了鄴城失陷的消息後,明白是自己應當出擊的時候了。

 刀槍如林,士卒如雨,這一戰的楚國,雖然限於糧草原因只能帶出兩萬士卒,但國中大將以及謀士卻幾乎是傾巢而出。

 對這一戰,劉備就算是拼死也要把魏國的腳步拖下來。

 只要曹操不成功,就是他劉備的大成功!

 ……

 鄴城失陷的消息在魏國的傳播中,向著趙國都城邯鄲傳去,這是曹操等人定下的另外一個計策,恐嚇趙王袁譚以及王太后等人。

 這一招的效果極好。

 趙國王太后將趙王喚到自己宮中滿臉恐懼的問道:“趙王,鄴城丟了,我趙國還能不能守得住?”

 袁譚心中同樣是恐懼大熾,但還是強自勉強笑道:“太后不必擔心,有國相在,他已經率領大軍前往,還有楚王劉玄德助拳,我趙國定然平安無事。”

 袁譚的心虛王太后又怎麼會看不出來呢?

 她的聲音立刻就尖銳起來,就像是一塊玻璃劃在另外一塊玻璃上,她高聲叫著:“洛燕難道是神人呢?

 鄴城丟了,邯鄲也要丟了!

 我們都是魏國的俘虜!

 還不如……”

 王太后的聲音戛然而止,袁譚也想過投降,但大臣們都不同意,他只能作罷,現在聽到劉氏所言。連忙問道:“太后想說什麼?”

 王太后瞧了袁譚一眼,反而平靜下來道:“沒什麼,趙王先退下吧。”

 袁譚走出殿外,臉色有些難看,他知道王太后肯定是瞞了自己什麼東西。

 國相府中。

 甄宓得到消息的時候,她正對著鏡子描眉,她手抖了一下,然後繼續描著,等到妝容梳罷,她端詳著鏡中的自己,輕輕拂過眼角,“貴不可言,到底貴不可言到哪裡呢?

 就像是個笑話一樣。

 我只願夫君能平安回來。”

 趙國社稷,大廈將傾,人心浮動,真是各有心思!

 ……

 在魏趙前線,面對魏軍潮水般的攻勢,趙軍終究還是暫時抵擋住了。

 但洛燕等人卻沒有絲毫的欣喜,心下只感覺一直在向下沉去。

 又是一次曹軍的進攻被打退,洛燕一抹臉上的血水,沉聲問道:“曹操有多久沒有出現過了?”

 很快就有人給了他答案,“半個月!

 這半個月的時間,主持魏趙戰事的統帥是曹操的長子曹昂。

 曹操恐怕去攔截楚王劉備了。”

 所有人的心都在不住的往下沉,魏軍兵分兩路,主力定然是去對戰楚軍。

 但即便是如此,依舊能夠壓著己方打,這如何能不讓他們感到絕望呢?

 甚至曹操的兒子曹昂也可以主導一場戰爭不出紕漏,趙王能夠做到嗎?

 恐怕是做不到的,否則現在出現在前線的就該是趙王袁譚,而不是洛燕這個臣子!

 就連下一代魏國都要比趙國強,這如何不讓人感覺天意如此,如何不讓人感到絕望呢?

 洛燕見到眾人神情,緩緩說道:“諸位同僚都是才智通天之人,在這場戰爭開始前,想必就知道以我趙國的國力,獲勝是很難的。

 但諸位同僚依舊願意站在這裡,是為了什麼?

 曲將軍,你為什麼站在這裡?

 你曲正則名滿天下,聞達於諸侯之間,乃是世上第一流的戰將,若是你在鄴城向曹操投降,定得重用,為何現在要隨著我們在這裡拼命呢?”

 曲義沒想到洛燕會點自己的名字,他徑直站起,而後昂著頭睥睨所有人道:“誰不知道為什麼呢?

 不過是先王的恩典還不清罷了!

 審正南和我守在鄴城,我們二人一向不和,但誰也沒想過坑死對方。

 我不喜歡他,他太過倨傲,自以為是。

 但他的一句話我很喜歡,生為袁氏臣,死做袁氏鬼,僅此而已!”

 曲義的話簡簡單單,但卻振聾發聵,能夠出現在這裡的人,都是已經做好赴死準備的人。

 世人在看待這些士人的時候,總是將他們看作一個個利益的具現化,用身份來分析他們的所有行為。

 但這種標籤化的行為本就是最愚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