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二百八十四章:狂熱的外界

  那麼後知後覺的化學界,材料界和電池界就完全不同了。

  鋰枝晶難題對於鋰電池行業的影響到底有多大,他們再清楚不過了。

  在一些好友的邀請下,化學界,材料界和電池界的行業大牛將目光投向了這篇論文。

  米國,麻省理工學院中。

  98年的菲爾茲獎得主C·t·麥克馬蘭教授正坐在好友科弗代爾·伊諾克的辦公室中,等待著對方閱讀手中的論文。

  良久的時間過去,對方終於放下了手中的論文,隨後迫不及待的問道:“這篇論文你從哪裡搞來的?”

  麥克馬蘭教授好奇的問道:“難不成上面的東西是真的?”

  科弗代爾·伊諾克迅速回道:“你先告訴我這篇論文從哪裡弄來的。”

  “Arxiv上。”

  “這不可能!Arxiv上怎麼可能有這種級別的論文!”聽到好友的回答,科弗代爾·伊諾克激動的反駁道。

  麥克馬蘭聳了聳肩,道:“的確是從Arxiv上下載下來的。”

  “真沒騙我?”科弗代爾·伊諾克狐疑的盯著好友。

  “有必要嗎?”

  聞言,對面的科弗代爾·伊諾克一臉的懷疑人生,喃喃自語道:“怎麼可能,這種論文為什麼會丟到Arxiv那種網站上。”

  麥克馬蘭疑惑看向好友,道:“這是我關注的一個數學同行弄出來的東西,不過我看不太懂,畢竟我研究的是數學,對化學材料什麼並不是很懂,所以才拿過來給你看看。”

  “怎麼樣?這篇論文是正確的嗎?”

  科弗代爾·伊諾克回過神來,深吸了口氣,道:“從這篇論文來看,它的確有很大的可能解決了鋰枝晶難題。”

  “至少,我沒有從上面看出什麼問題。”

  “當然,我會根據論文進行重複實驗,看看它是否真的有這樣的效果。”

  麥克馬蘭詢問:“重複一次實驗的話,需要多久的時間?”

  科弗代爾·伊諾克:“不需要太長,如果做完整的電池的話,可能需要半個月的時間來進行測試,但如果只是驗證這種人工sei薄膜是否能解決鋰枝晶的生成難題的話的,三四個小時就足夠了。”

  “材料什麼的我的實驗室裡面都有,唯一麻煩點的是按照上面的方法制造一些人工sei薄膜出來。”

  “那你現在有時間嗎?我想看看結果。三四個個小時我還是等得起的。”

  聽聞只需要三四個小時的時間就能驗證,麥克馬蘭迅速問道,他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論文是否正確。

  如果真要是能成功解決鋰枝晶難題,那就真的太不可思議了。

  從數學到物理到天文學,再到現在的化學和材料學,還有他不懂的東西嗎?

  更值得注意的是,以前的那些研究成果基本都是理論上的,而這次,可是應用層次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