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二百八十四章:狂熱的外界

  從理論到應用,這可是一個巨大的鴻溝。

  科弗代爾·伊諾克點頭道:“當然,我也想看看結果。”

  “畢竟如果鋰枝晶難題真的被解決了,電池行業將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變革。”

  .......

  發生在麻省理工學院的事情,只不過是眾多高校和研究所、實驗室的一個縮影。

  在徐川將論文丟到Arxiv預印本網站上後的幾天內,隨著時間的發酵,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這篇論文,也有越來越多的實驗室開始根據論文上的方法對整個實驗進行復制實驗。

  對於材料界的論文和研究成果來說,最重要的一項判斷方法就是這項研究成果可複製。

  如果不可複製,這項研究成果對於材料界來說並沒有什麼意義。

  而因為鋰電池的重要性,以及公佈論文的名字,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內,幾乎是百分之八十以上研究鋰電池的高校或者實驗室,都對這篇論文展開了重複實驗。

  對於學術界來說,當某一個領域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研究者都在研究這件事的時候,說明它已經人盡皆知。

  而當超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研究者都投入進去的時候,只能說這是最為讓人瘋狂的變革!

  鋰電池領域的狂熱,很快就引起了新聞界的關注。

  作為老牌知名米國科技媒體,也是全球最大的科技博客,techCrunch(科技博客)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新聞。

  他們迅速安排了媒體記者來到了米國的頂級大學加州大學的聖塔芭芭拉分校區域,找到了200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艾倫·黑格教授。

  這位教授主要從事有機及導電高分子材料與器件及低維物理等領域的研究,被華國科學院評價為‘國際導電高分子研究的先驅’,在材料學方面有著巨大貢獻。

  科技博客想要採訪一下這位諾獎得主,看看他對於這件事的看法。

  當然,他們更希望搞個大新聞出來。

  無論是否定還是肯定,都是很不錯的熱度。

  畢竟公開論文的,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徐教授,有史以來第一位諾菲雙獎得主,自進入學術圈以來,對方的成就可謂數不勝數。

  更關鍵的是,這位徐教授公佈到Arxiv上的論文,都被驗證成功是對的。

  如果這次能打破他百分百成功的神話,相信以這個為重點寫一篇報告絕對很有熱度。

  如果對方依舊成功了,以鋰電池的熱度,再加上百分百成功的重點,同樣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流量。

  當然,他們必須要儘快搶先,因為還有很多其他的媒體同樣在跟進此事。

  ........

  ps:晚上還有一章,求月票,求月票,這個月雙倍月票的最後一天了,大家手上的月票投投啊,今天能到一千票,明天再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