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二百八十四章:狂熱的外界


                 對於學術界來說,如果是其他人將一篇沒有經過期刊審核的論文丟到Arxiv上,哪怕是宣佈自己證明了七大千禧年難題,也不會在數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引起地震。

  畢竟在如今的學術界來說,幾乎很少有學者會將重要論文丟到Arxiv這種預印本網站上,各大類型的頂級期刊更符合眾多學者的選擇。

  儘管期刊投稿有著各種條件限制,審稿時間長等各種問題,但能在頂級top期刊上發表一篇論文,也代表著學術成就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如果能在《數學年刊》《數學新進展》這類神刊上發一篇論文,不管你原先是什麼學歷,現在都有資格進名校直接當教授。

  而像Arxiv這類預印本網站,在很多學者的心中評價其實並不高。

  原因很簡單,這類網站上魚龍混雜,有價值的東西並不多。

  不可否認的是,上面的確有一些很有意思或者價值的東西,但也不可否認的是,上面絕大部分的論文或者想法基本都是糟粕。

  沒有同行評審,沒有審核機制,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往上面傳遞論文和想法。

  而這種情況下,那些對學術很感興趣,或者說對與他人爭辯,自認清高,樂於否定他人、極端自信、宇宙第一、就是這樣、不可能錯誤...之類感興趣的‘民科’學者肯定會一蜂窩的往上面衝。

  別說是七大千禧年難題的證明了,就是大統一的證明理論,宇宙的究極形態理論什麼的,他們都敢往上面塞。

  這種可以說幾乎沒有人嚴謹科學理論基礎,全靠個人臆想的理論和想法,對於科學來說,幾乎沒有任何的價值。

  當然,有些時候,一些特別的想法和論文的確能帶來靈感,只不過,相對比從各種經過嚴格同行評審的期刊論文來說,這種概率實在太低了。

  所以很多學者都並不怎麼喜歡Arxiv這類預印本網站。

  但學術界最近幾年出了個新的怪胎,亦如以前的佩爾雷曼一樣,喜歡將自己的論文先丟到Arxiv這種預印本網站上。

  如果是其他人也就罷了,偏偏這是位諾貝爾獎+菲爾茲獎雙獎得主。而且每次他丟上去的論文,最終都被驗證成功,解決了各種世界難題。

  學術界對這位年輕大牛目前有一種說法,那便是這位大佬丟到Arxiv上的論文,幾乎可以看做經過了同行評審的論文。

  至少,目前來說,無論是數學還是物理,這位大佬丟上去的論文沒有一篇是有問題的。

  而現在,他又將手伸到了化學界和材料界,傳上來了一篇解決鋰枝晶難題的論文,這讓學術圈不少人心頭劇震,不少大佬都將目光投了過來,想看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如果說,數學界和物理界並不是很清楚這篇論文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