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一百八十二章:又一世界級難題

  不過要想解決這兩個問題談何容易。

  特別是其中的差分代數簇的不可約分解問題,單獨拿出來難度也不比weyl-Berry猜想低多少。

  儘管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就已經被ritt等人證明了:“任意一個差分代數簇可以分解為不可約差分代數簇的並。”

  但時至今日,時間過去了近一個世紀了,依舊還沒有人能給出一個算法將差分代數方程的解集分解為不可約差分代數簇。

  這七八十年的時間過去,並不是沒有人嘗試過解決這個問題。

  包括證明了“任意一個差分代數簇可以分解為不可約差分代數簇的並”的ritt等人也嘗試過將ritt-吳零點分解定理推廣到代數差分方程。

  ….但所得到的結果可以將差分代數簇分解為zero(s)=u/kzero(sAt(Ask))的形式而已,剩下,就無法再進行推進了。

  如果再過十幾年,這個問題依舊沒人能夠解決的話,那它將成為典型的世紀性難題。

  .......

  辦公室中,德利涅和威騰沉浸在手中的稿件中。

  而徐川則是熟練的從導師的辦公室中的摸出來了一份最新一期的《數學年刊》看了起來。

  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中,這類的頂級期刊很多,幾乎任何一位教授,無論是數學,還是物理,亦或者其他自然學科,辦公室中基本都有著一大堆的各類期刊。

  有些是教授自己訂閱的,而有些則是期刊主動送過來的。德利涅和威騰,自然是後者。

  這和這兩位頂級大老身兼各種頂級期刊的學術編輯有關係。

  畢竟在學術界,一般情況下,同行評審是一種義務勞動,沒有任何金錢酬勞。

  這種情況下,期刊為了能找到合適的審稿人,自然會付出一些其他的東西。比如此前審稿人的投稿免版面費,贈送期刊論文之類的。

  當然,除了這些外,還有一些隱形的其他福利,比如提高個人聲譽、時刻更新自己的對當下科研熱點的把握等等。

  畢竟同行評審你審核的都是最新的學術論文,能夠從評審的稿件中獲取不同的想法、技術和切入角度,開闊眼界,以及從其他研究人員所犯的錯誤中學習借鑑,引以為戒,幫助提升自己的研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