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二千二百三十章 月球固態水的成因之謎

在眾人的注視下,鑽頭被絞車從鑽井中提了上來,然後調轉方向,一個粗大的智能機械手臂鉗住鑽頭,將這根一點五米的鑽桿。鑽桿上方的液壓裝置緩緩向下,將空心鑽桿中鑽探的柱芯月壤樣本推擠了出來,形成一個個柱狀土坯,然後由機械臂,整齊的擺放在一邊。

  鑽桿再次被調轉放入了鑽井之中繼續鑽探,而這邊的機械臂呢,則是利用一個小小的鑽頭開始在這些柱狀月壤樣本上面取樣,然後放入‘望舒二號’智能化月面探測實驗車上面的月壤成分分析實驗室裡面進行化驗分析。

  並且相關的樣本也會取樣備份封裝,然後標註儲存起來,等待未來人類登月後取出,帶回地球進行更加詳細的分析研究。

  和咱們預估的一樣,表層月壤的沉積層大概在八十到一百五十公分左右,下面都是比較堅固的擠壓層。一名地質專家撫了撫自己的眼睛,看著屏幕中的數據開口說道。

  “從目前的鑽探分析來看,通過打樁澆灌技術,我們就可以在這裡建造房屋設施了,這樣地質結構完全可以支撐。”

  聽到這名專家的話,另外一名專家則是搖了搖頭說道:“卻不說月球環境複雜,就說這個混凝土中的水泥鋼筋你怎麼獲得,不會是從地球運輸吧,這樣成本太大了。”

  那麼就只剩下一種辦法了,對於地基進行壓實處理,然後澆築筏式地基,這樣也能夠起到非常好的穩定性。另外一名專家開口說道。

  還是那個辦法,材料!另外一名專家搖了搖頭:“先不說水泥和鋼筋怎麼獲得,就說月球上的殘酷環境,光照有一百多度,而陰影處卻有負一百多度,你們澆築的混凝土可能沒有等到凝固就被凍成冰棍了。”

  聽到這名專家的話,石兆平笑著說道:“其實我們未嘗不可利用這種環境來想辦法。

  完全不用這麼大費周折的,可以就地取材,將水和月壤混合成為泥漿,然後灌入鑽井之中,這些憑藉著超低溫,這些泥漿會迅速凍住,並與整個月壤中的地下凍土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