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二千二百二十九章 人類在地外星球上的第一口科研鑽井

心月狐航天指揮控制中心大廳,周嚮明和石兆平以及其他一眾負責人和技術專家們都齊聚於此,共同見證人類在月球上的第一口科研鑽井。

  迎著眾人的目光,作為項目總指揮,周嚮明下達了指令。

  指令已經發出!

  隨即,大屏幕上的畫面中,鑽探平臺已經啟動,隨著鑽頭在月壤中旋轉,很快,就鑽出來了不少塵土。

  整個鑽探大概需要多長時間?旁邊一名地質專家詢問道。

  石兆平聞言微笑著回答道:“大概需要十個小時到十五個小時左右。”

  這麼快?聽到石兆平的護墊,這名地質專家包括在場的其他專家都驚訝起來,他們沒有想到整個鑽探過程會這麼快。

  “若是在地球,十五米的深度可能只需要幾十分鐘就能夠完成。”周嚮明笑著說道。

  可這是在月球,這麼快沒問題嗎?一名行星地質方面的專家開口詢問道。

  周嚮明笑著擺擺手:“放心吧,沒問題的,相關技術我們已經實驗過很多次了,不會出現什麼問題的。”

  鑽探還在繼續,堆積在鑽井邊緣的月壤也是越來越多,這些都是被鑽桿轉動帶上來的月壤。不過這僅僅是表層的少部分,大家所等待的其實深層的月壤成分。

  整個勘探過程應該來說,說比較枯燥乏味的,但大廳裡面的這幫專家們卻看得靜靜有味。對於他們來說,人生能有幾次可以見證地外星球勘探過程。

  速度有些快。石兆平看了一眼數據皺了皺眉頭道。

  這樣不好嗎?在座的一位專家開口疑惑道,更容易鑽探這不應該是好事情嗎?

  聽到這位專家的話,其中一位地質專家則是搖了搖頭道:“這說明這裡的表層月壤比較鬆軟,所以鑽探起來比較容易。

  可是在這種地質結構上面,不太適合建造房屋設施,因為很容易下沉。即便是月球引力很小,但也是有重力存在的。”

  現在只能繼續下去,看看下面的地質條件如何了。另外一名地質專家也是臉色認真說道:“不過,這也挺符合我們的預期不是。整個知海就是一個大隕石坑,所以土層肯定比較鬆散。不知道經歷了這麼久的月球地質活動和沉澱演變,深層月壤結構會不會更加緊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