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二千二百三十章 月球固態水的成因之謎

  相信凍土的堅固程度大家也是瞭解過的,這樣打出來的地基難道不比什麼混凝土更加兼顧嗎?”

  聽到石兆平的話,在場的一眾專家都紛紛點頭讚賞起來。的確,這是一個天馬行空的想法,但卻又是一個因地制宜的絕佳方案。

  超低溫下凍土的堅固程度,這些專家們都是瞭解過的,它的硬度可一點都不比混凝土差啊。

  分析記過出來了。

  在眾人議論的時候,首批樣本化驗成分出來了,這也讓眾人停止了討論,都將目光聚焦到大屏幕上麼的這份分析化驗報告上面。

  “和表層的月壤成本沒有太大的差別,但也是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氦三含量比較少了。此外,還有水元素,這應該是深層月壤中含的地下水。”一名地質專家開口說道。

  嗯,還有這。另外一名專家指著說道:“土壤的成分比例也有很大的不同,表層那種細沙顆粒這裡也比較少了,岩土顆粒都比較粗糙。”

  相比於月球表層不斷交替的冷熱變化,深層月壤的環境溫度都比較恆定,沒有太大的變化,所以月壤岩土都保持著較為原始的狀態,而這恰恰對於我們研究月球起源構成有非常大的幫助。另外一名行星專家看著這些數據報告,搓手興奮道。

  他所說的是月球表面上的月壤形成的一種現象或者說原因吧。不同於地球上所沙子的形成,月球表面的月壤之所以呈現細沙裝,這是因為月球表面在不斷的受到光線變化。

  前面講過,月球上面受到太陽光照射的地方它的溫度能夠達到一百多度,而沒有太陽光照射的地方則能夠降到零下一百多度。這種冷熱的急劇變化,會讓月壤在膨脹收縮之間逐漸碎裂,然後隨著時間的增加,最終從大的岩石碎裂成為細沙。

  而就像這位專家所講的那樣,太陽光只是對於表層的月壤進行影響,深層的月壤則不受這些因素的影響,所以環境溫度都比較恆定,加上月球本身地質運動就比較少,所以能夠保留月球形成依賴的原始月壤成分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