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 作品

第639章留到最後來解決

  在範睢的眼中,秦軍依舊是那隻無敵於六國的秦軍,之所以會在趙軍的手中吃癟,不過是因為趙括詭異的戰術,以及諸多小國的幫襯而已。

  當然,這也不能怪範睢。

  一來,秦軍的這個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二來,在洛城之戰中,對上兵力更甚的聯軍之時,秦軍所表現出來的戰力,也的確有著繼續驕橫的資本。

  只可惜,軹城一戰中,趙國所使用的回回炮(拋石車),並沒有被範睢放在眼裡。

  更別提趙軍中還有一隻直屬於趙括,更由其心腹愛將趙韋所帶領的神秘部隊了。

  實際上,此時趙軍的戰力已經在漸漸地超越秦軍,尤其在拿下了九原郡後,本就驍勇善戰下的趙邊騎,更將無敵於天下。

  顯然,範睢對於這些情況,還是一無所知的。

  至於另一半的底氣,則是秦國的制度給予的。

  都知道秦國經歷了商鞅的變法才有瞭如今的“耕戰”制度,以及強悍的國力和軍力,只是很少有人記得,其實趙國,也進行過了一次變法。

  當然,史書上,趙國的這次變法,只留下了四個字“胡服騎射”。

  是的,趙武靈王乾的事情,不僅僅是“胡服騎射”整飭軍隊而已,而是一場跟秦國、魏國一樣的變法行動。

  只是因為趙國地處北疆,時時受到來自北方遊牧民族的騷擾,再加上魏國這個好大哥,率先完成了變法之後,那也是想方設法地想要一統三晉之地。

  面對這樣惡劣的外部環境,趙武靈王不得不採取從軍隊入手的變法方式。

  簡單來說,就是先強軍,掃清了外部威脅之後,在變革內政,以圖富國之舉。

  應該說,前半段,趙武靈王做的那是非常的優秀的,不僅頂住了來自南北兩方面的壓力,甚至還拓地千里,把中山國給滅了。

  但問題是,隨著年年的征戰,軍力是增長了,趙武靈王也老了。

  一場突如其來的沙丘宮變,徹底地將趙武靈王的計劃給打破了。於是,趙國的變法也隨著趙武靈王的餓死沙丘而煙消雲散。

  因此,變法並不徹底的趙國雖然有著強悍的武力,卻沒有相應的國力。

  長平之戰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甚至今年的雪災也再度暴露了趙國的這一弱點。

  也正是出於這樣的判斷,範睢才有底氣將趙國放到最後去解決。即便是趙括已經在朝堂上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但顯然,改幾個官府的名字,弄一個所謂的內閣,這些改革根本不背範睢看在眼裡。

  在範睢的眼中,只有能將全國的力量都集中到一起,讓全國的百姓都去做一件事的政策制度,才是最為厲害的。

  而這個制度的名字就叫做——耕戰體系。

  耕是為了戰,戰更是為了戰!

  只有這樣的制度,才能在戰爭中最大程度地發揮出國家的全部實力。

  很顯然,秦國正擁有著這樣的制度,而趙國,卻不曾擁有這樣的合力。

  在範睢的眼中,趙國的所謂變革,無非是在做一些毫無意義的修修補補,其制度無論如何修如何補,只要內核不變,就永遠比不上秦國的耕戰制度。

  因此,從範睢的角度來看,無論軍力還是國家制度上,秦國都要強於趙國,自然秦國也就有底氣將趙國留到最後來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