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窯變之器有三,二為天工,一為人巧


  鈞窯的大,也是十分出名的。

  “(蘭花)盆盎須覓龍泉、均州、內府、供春絕大者,忌用花缸、牛腿諸俗制。”

  “古銅漢方瓶,龍泉、均州瓶有極大高二三尺者,以插古梅最相稱。”

  鈞瓷器物碩大,也是難以取代的特點。

  史學家談遷曾記錄一則趣事:一年春天,有個江陰人帶著一個高達數尺的鈞瓷瓶求售,索價十金(一金為一兩銀子),遭到取笑。

  孰料此際大內牡丹盛開,嘉靖皇帝急於找個合適的花瓶,宦官便找來這個瓶子,嘉靖皇帝十分滿意。

  江陰人抓住機遇,把價格提升到二百金。

  皇帝指示宦官,先還價一百金,如果對方不肯,再加五十。成交了。

  鈞瓷影響力的擴張,與明代鈞州繁榮的制瓷業密切相關。

  早在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程本立詩云:“春風汴橋柳,臈酒鈞州甕。”

  這個時期鈞州陶瓷,已成中州風物象徵。

  《明會典》記載,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又奏準於河南鈞、磁二州各委官燒磁炮五千個”。

  “鈞州每年造瓶、壇、缸共一萬七千二百八十三件。”

  鈞州與磁州、曲陽作為制瓷業重地,負擔著朝廷日常用瓷和軍事用瓷的生產任務。

  由於數量太大,歷年有所拖欠,朝廷不得不加以蠲免。

  嘉靖年間,南河巡撫謝存儒,請求將鈞州陶瓷徵用數目折價為稅銀,鈞州人感激不已,立碑頌念。

  現行高中歷史課本稱:“宋朝有五大名窯,即定窯、汝窯、哥窯、官窯和鈞窯……鈞窯在河南禹州,產品有的青中帶紅,華而不俗,稱為‘鈞紅’;有的以天青或月白與紫紅色交相掩映,別緻美觀,稱為‘鈞紫’。”

  宋代“五大名窯”的說法,也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皇帝稱郊壇太廟及內廷陳設的禮器“式範鄙陋,殊乖古制”。

  要求選取《宣和博古圖錄》等古籍及內庫所藏柴、汝、官、哥、均(鈞)、定各窯器皿款式,予以仿製。

  鈞窯器物雖未能入選,但得以與柴、汝、官、哥、定諸名窯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