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河川 作品

第142章 or2-ep2:先輩子弟(11)

    “這裡還有另一個讓我很感興趣的新模型。”

    舒勒將文件傳輸到了雨果·方克的設備上,後者漫不經心地掃視著文檔的內容,眼神中明顯地帶著懷疑。又是一個譁眾取寵的想法,提出這個設想的人恐怕從未考慮過如何真正將其實現。

    “這不可能實現,鏈式反應只適用於核反應,想讓受爆炸影響的有機體也繼續傳導爆炸是根本不可能的。”雨果·方克很快給出了結論,“舒勒,世界上沒有任何技術可以實現【讓受到爆炸影響的物體成為新爆炸物】……用爆炸去引爆爆炸物倒是可以。”

    “嗯,從常理上來說,不行;但是,直到我最近回顧我們研究的魔法理論時,我有了一個新的發現……”埃貢·舒勒眯起眼睛,“這是我的計劃,既然我們要證明不依賴魔法和魔法師的武器能夠擁有同樣的威懾效果,那麼我們同樣得讓他們明白這些所謂的魔法不過是能夠在實驗室中隨隨便便復現的常規現象……從而我們可以將魔法和魔法師分離,用設備而不是人來釋放魔法。”

    “咱們已經和這個研究領域說再見了。”雨果·方克毫不在意。

    “我沒有說我打算立即這麼做……這是我們未來繞不開的問題。”

    雨果·方克發現他陷進了一個奇怪的誤區,結果是錯誤的,但全部的計算過程卻找不到任何問題。他不能疏忽大意,計算錯誤造成的慘劇數不勝數,載人航天項目中的類似事故也時有發生。幾經試探以失敗告終後,他無奈地尋求舒勒的幫助。然而,舒勒似乎也找不到原因,只見他一個人跑到計算機旁埋頭檢查,樣子很是苦惱。正當雨果·方克等著舒勒找出結果時,舒勒出人意料地告訴他,這個問題暫時跳過,他們先把平行的其他計算完成。這讓雨果·方克大惑不解,他沒見過舒勒如此草率地放棄手頭的工作,若不是問題實在難以解決,就是舒勒不想承認自己的錯誤。面對助手的懷疑,舒勒輕描淡寫地說道,他早就預料到了問題的出現,但一直懷著僥倖心理而沒有準備應對的措施。其實,舒勒自己都忘記了他當時是如何應對這一問題的,從紛亂的記憶中找出有用的片段對他而言無比艱難。

    枯燥的學術研究只有對真正的愛好者而言才是一種享受,有時學術本身也成為了一些人逃避現實的工具。保密性在研究設施當中是排在第一位的,想要隨便和外界溝通更是不可能,每天的娛樂活動也少得可憐,以至於研究人員除了看新聞之外基本沒有其他休閒活動。不過,人類的天性或許就是背後議論各種各樣的事件,有些人把這種才能用在了討論娛樂明星的私生活上面,另一些人則總喜歡把國家大事拿出來反覆評論。如果說最近合眾國發生了什麼能夠讓研究人員都認為值得重視的大事,那一定是nffa在紐約舉行的這個社會實驗。過了中午十二點,實驗就會開始,實驗區將在未來24小時內成為無法無天的神秘地區,沒有任何記者敢留在那裡認真地探索奧秘。埃貢·舒勒每天都會認真地看新聞,這是他多年以來養成的習慣。如果不能及時地瞭解最新需求,哪一天被官方稀裡糊塗地解僱了,也只能自認倒黴。

    邁克爾·麥克尼爾出現在電視屏幕上並接受了媒體的採訪,他的發言中規中矩,找不到什麼漏洞。舒勒滿意地點了點頭,把空餐盤放到一邊,繼續思考今日的工作。他必須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至少要回憶起自己之前的手段。時代已經變了,埃貢·舒勒不會明白軍事技術在他死後的半個世紀中得到了怎樣的發展,也不會明白後世的gdi科研人員以什麼樣的眼光看待他和他的得意之作。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風氣,舒勒是個自負又具有真正才華的大師級人物,他的勝利建立在他人的絕對服從和忍讓上。不要催促,不要施壓,不要剋扣經費……只要條件充分,埃貢·舒勒的效率永遠是最高的。然而,nffa並不真正信任他們,這裡不僅有nffa的幹部時常視察,連研究人員當中都可能存在秘密向nffa做報告的探子。他沒那麼多歪心思,nffa可不相信。一個能在羅森魔工公司的壓榨下帶著自己的合作伙伴全身而退並逃往合眾國的【平平無奇的研究員】不可能那麼簡單,一些nffa幹部甚至暗示舒勒儘快供出他背後的組織。每當舒勒想起這些事時,他都啞然失笑,nffa總是以惡意揣測外人。

    幾個小時之後,出門去接水的雨果·方克驚慌地跑到舒勒身旁,顫抖地說道:

    “你去看看……所有的電視臺都在報道,好像出大事了!”

    不明就裡的舒勒被雨果·方克拉到了電視機旁,只見屏幕上是一個戴著面具和禮帽的神秘人,他的背後是寫滿紅色字體的黑色幕布,而他本人手持一把匕首,指著屏幕,略顯粗糙的聲音中隱隱包含著殺氣:

    “合眾國的公民們,是時候清除那些外來的垃圾了。這片土地不屬於那些前來竊取我們財富的小偷和強盜,藉助上帝賜予我們的機會,把他們全部消滅……”

    埃貢·舒勒一臉嚴肅,他不知道這是不是惡劣的模仿犯罪,而他唯一能夠肯定的是,此時公開發表這種言論必然會在實驗區帶來極其嚴重的後果。

    “都回去幹活,誰也別胡思亂想。要是耽誤了進度,下次我給你們發一張入場券和申請書。”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