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墨白 作品

3904【自己的品牌】





進入兩千年,民眾對服裝的渴求越來越高。兩千年內地服裝銷售額為九百六十億;到了二零二三年,內地服裝銷售額更是突破萬億,銷售額平均每年提升五成,比房價漲得還快。





由此可見,服裝產業是大有可為的。陳江河聽項南這麼說,都不禁激動得熱血澎湃。





全球五十六億人口,一人一年買一身衣服,就是二百二十四億件。這麼大的一塊蛋糕,切下一塊,都夠江河服裝廠吃得了。





……





“不過代工還只是一個開始。”項南囑咐道,





“你要儘量學習他們的設計、工藝和營銷,然後開創自己的品牌。你代工一件襯衫,成本不到二十元人民幣。可是一件印有拉夫·勞倫商標的襯衫,在美國卻可以賣到五十美元。襯衫不值錢,值錢的是商標。只要你的牌子夠響亮,就能賺取十幾倍,乃至幾十倍、上百倍的利潤。所以終極目標,就是創出自己的牌子。”





“我明白了。”陳江河點了點頭。沒想到那些服裝巨頭那麼賺錢。他生產一件襯衫,成本不到二十元人民幣。





可是印上拉夫·勞倫的商標,卻可以賣到五十美元,價格就差了十幾倍。





所以項南說得對,創牌子至關重要。自己不能光看著代工訂單多,就傻呵呵的直樂。





其實他賺得還是辛苦錢,要想賺大錢,還是得創自己的牌子。





“嗯,努力吧,我看好你啊。”項南笑道。……就在乂塢一派欣欣向榮的背後,也有一些問題相繼出現。





一就是三角債的問題。所謂三角債,就是互相欠債。甲廠欠乙廠的錢,乙廠欠丙廠的錢,丙廠欠甲廠的錢。





之所以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主要是因為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不配套導致的。





那些國企大都是計劃經濟的產物,雖然八零年代到九零年代,已經轉向市場經濟,但他們沒有及時改正觀念,依然是我行我素。





不想辦法改進工藝,提升技術,開拓市場,而是依舊用老工藝、老技術,老銷售渠道。





但他們不變,消費者卻變了。九零年代的消費者,已經睜開眼看世界,看到了更先進、更新潮、更價廉物美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