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墨白 作品

3904【自己的品牌】

江河服裝廠落成之後,訂單就像雪片般飛來。ck、gAp、拉夫·勞倫、邁克·邁爾斯……大批服裝巨頭搶著跟他合作,訂單多到接都接不過來。





原本陳江河還以為五千萬建得工廠,招募了上萬名員工,光機器就五千多臺,絕對夠用得了。





哪能想到客商如此踴躍,就算是再招聘員工,進行三班倒的作業,依舊趕不上客商的要求。





這種架勢,真是把他嚇到了。





“我真沒想到,訂單這麼多。”他打電話給項南道。九零年代,在乂塢已經可以打越洋電話。





不像之前打越洋電話,僅限於郵電局幾臺電話機。打電話之前要先交押金、填單子,說明打電話的理由,工作人員才會幫著撥號。





而且當時通話質量也很差,斷斷續續,必須要大聲說話才能聽到。而後隨著配套設施的提升,現在越洋電話已經推廣、普及開來,在廠子裡就可以直接打過去了。





“你現在知道,我說得五億投資,不算多了吧。”項南笑道,





“就算把廠子再擴大十倍,照樣會有數不清的訂單。雞毛哥,你想一想,國內就有十二億人口,全球人口更高達五十六億。這麼多人,哪怕一年只買一身衣服,那就是兩百億件。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市場,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去分上一塊蛋糕。”人們對美的需求是無窮無盡的。





六零、七零年代,儘管布匹憑票供應,但人們依舊想方設法打扮自己。





比如那個年代非常流行的





“假領子”,就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進入到八零年代,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布匹也取消限量供應後,服裝產量和銷量都上了新高。





而且像喇叭褲、牛仔褲、健身褲、蝙蝠衫、幸子衫等新潮單品,也受到年輕人的廣泛歡迎。





到了九零年代,服裝種類越發多樣。富裕起來的人們,不再只追求款式、面料,而且還開始追求品牌。





像國際大牌在內地越來越受歡迎,受到了不少新貴得熱捧。九二年,路易威登在京城開了第一家店;九三年,迪奧正式入駐內地;九七年愛馬仕、九九年香奈兒……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老傳統,已經一去不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