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為君慕 作品

第2章 原是故人來(19)


                 他曾經,是見過還是皇后的沈太后和父皇爭吵的。

  魏安辰六歲時,他見過一段無比隱秘,卻又無比激烈的爭吵。

  因為父皇對於慕玘母親的偏執愛戀,執意要搶進宮中。

  他也是見過父皇和母后激烈的爭吵。

  沈太后曾經是很喜歡父皇的,是一位溫柔的女子,照顧他和玄風亦綺,照顧後宮所有。

  直到慕家和祁山結親,慕府有了女兒。

  父皇表面上十分歡喜,立刻下了聖旨,叫慕家第一位嫡長女成年以後嫁與太子。

  但是魏安辰,也第一次知曉了父皇的心意。

  慕家有了女兒的這一年,父皇頻頻出入慕府,探望慕家的女兒。

  實則是頻頻探望慕夫人。

  也勾起了世人津津樂道一樁皇家舊事。

  父皇和慕相自小一起成長。慕興是父皇太子之時的陪讀,也是玩伴,父皇時常和慕相一起出宮去,遊歷山水,自然就認識了和慕家沾親帶故的祁山靈女。

  祁山一門周氏,與父皇和慕相年齡相仿輩分相同的人裡,就是周幼儀和周幼安了,四人同是嚮往山水樂趣的,也便玩到了一起,成了好友。

  周幼儀自小便許配了人家,長大以後嫁到篁朝做了正妃。

  周幼安比姐姐小三歲,漸漸年長,和慕興有了竹馬青梅的緣分,兩小無猜,情深意重,因此世人都說慕興和祁山靈女氏天生一對。

  先皇做了皇帝,也娶了沈家的女兒沈若巧,皇后生下了太子魏安辰,同一年慕興做了丞相,娶了周家女兒周幼安,同年生下慕家長子慕軒。

  五年以後,慕玘出生。

  因著太上皇的一句笑言,為表孝心,先皇下了聖旨,將慕家女兒許配給太子魏安辰。

  魏安辰長到五歲,和尋常的太子一樣,早就開了蒙,心智也比旁人更加穩重些,他是十分不惜這道聖旨的,自己的人生彷彿就被捆了繩索一般。

  後來流言四起,父皇一直深愛的是慕夫人,就是曾經祁山的靈女周幼安。

  他也在那一年見到了父皇母后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爭吵。

  父皇欲強娶周氏入宮,封為夫人。

  如此規矩不容的心意,沈太后作為國母自然要努力勸諫,但先皇一意孤行,執意叫後宮大興土木,修建奢靡殿宇,取名茹花臺。

  但宮中規矩到底森嚴,父皇和母后僵持了十年,父皇在前朝的勢力漸漸穩固,沒有任何人能夠威脅君主的地位。

  於是父皇開始重新眷戀起曾經的情感了。

  因為聖旨的緣故,慕家的女兒和太子應該多有接觸,女兒太小,母親自然要入宮來。

  父皇叫皇后多次召夫人進宮,父皇每一次都在皇后宮裡等著和周氏說話。

  後來多次以皇后名義強行召周氏單獨入宮,留夫人在宮中不讓回家。

  周氏很是厭惡,極力拒絕,卻無奈皇命,只得被困在宮中。

  不吃不喝,三四日,父皇便放了周氏回府。

  後來很多次,父皇都是不死心的。

  次數太多了,太過明顯,父皇直接向皇后攤牌,自己想要周氏。

  那一晚風雨交加,六歲的他只聽到父皇母后激烈的爭吵,還有母后絕望的哭泣。

  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夫妻離心。

  後來父皇因著邊關戰事,不再任性妄為,連續七年,御駕親征三次,在外作戰,自然沒有多少精力再思考兒女情長。

  便過了八年安生的日子。

  作為太子的魏安辰日漸長大,幫助父皇監國理政,很是精明能幹。

  正安四十年,邊關戰事已穩,父

  父皇班師回朝。

  舉國上下沉浸在勝仗的喜悅裡。

  宮中大擺夜宴,宴請群臣。

  自然也包括了在朝堂上助力良多的慕家。

  也是那一次,魏安辰第一次遇到盛裝的慕玘。

  那一晚,除了魏安辰見到慕玘的驚豔,還有他難以忘懷的悲痛。

  夜宴之後,眾人散去,宮廷恢復寂靜。

  父皇酒醉,竟脅了慕夫人周氏,不顧周氏慕相極力反抗,強行將周氏困在茹花臺。

  夫人極力抗拒,拔下頭上簪子盡力往君王手臂上刺去,這才趁著空,趁亂跑出了宮殿。

  殿門外,皇后攜太子跪在臺階上,大滴雨點落在母子的身上,父皇這才和皇后回了辰鳶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