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三百二十八章 “後黃巢時代”科舉制度

  在最激進的大革命時代,法國人也做了一些嘗試。一些人試圖不再崇拜天父,而是崇拜“理性”等抽象概念,稱為“理性崇拜”。

  理性崇拜信徒改造了包括巴黎聖母院在內的各地教堂,改名叫“理性聖殿”。在各地搗毀十字架,摧毀墓地雕像,以示和基督教決裂。還舉行節日和集會,進行宣傳、慶祝。最興盛的時候,幾乎成了新的國家宗教。

  雖然看起來,不過就是把天父換成了一個抽象的“道”,但理性崇拜的推動者,堅持說它並不是一種普通的宗教。主導者之一的莫莫羅告誡追隨者,理性只是個抽象概念,不是神靈,而是人自己的一部分。另一個領導者克魯茲則直言:只有一個神,那就是人民。

  而這種程度的改變,依然引起了巨大的混亂。很多人覺得它過於激進,無法接受,還有人指責這種改動引發了放蕩和墮落。

  在打擊教會的過程中,還有人趁機中飽私囊,侵吞教產。城裡的有錢人爭相低價收購教會產業,卻拒絕承擔教會曾經負責的公益職責,又引發了鄉間的不滿。

  連城市之間都爆發了衝突。第二大城市裡昂指責第一大城市巴黎的政策,拒絕服從,而巴黎則揚言要直接派兵屠殺反對者……大家打成了一鍋粥,造成了更嚴重的混亂。

  最終,這些過激行為,招來溫和派的不滿。在溫和派代表人物羅伯斯庇爾的主導下,激進派遭到清洗,莫莫羅等人被送上斷頭臺。理性崇拜隨之失勢,這個嘗試也基本宣告失敗。

  這件事算是個很有價值的參考。如果啟蒙運動之後的法國,都無法經受這種變動,那麼這年頭的東歐,還是老實點為好。

  韋莊的《秦婦吟》一詩,歷史上失傳了很久。雖然這詩當時很出名,韋莊也被時人稱為“秦婦吟秀才”,但在五代就失傳了。據五代人的記錄,是公卿們尤其不喜歡“天街踏盡公卿骨”等句,為了避免麻煩,韋莊自己要求不要繼續流傳的。

  現代人所知的全詩來自敦煌,是近代才發現的。英國人斯坦因和法國人伯希和盜走的經卷裡,有這首詩的抄本,後來經過羅振玉、王國維的校勘後,得以重新為人所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