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二百一十章 羅馬人的愛好

  “後來,埃斯庫羅斯改變了舞臺配置,增加到了兩個人,這時候才出現‘對臺戲’,也是‘戲劇衝突’第一次真正在舞臺上出現。所以他在戲劇歷史上才有這麼高的地位。”

  “索福克勒斯把人數增加到了三個,另外還擴大了合唱隊的規模,增加到了十幾個人。那個時候的合唱隊,不但要唱背景音樂,還得進場跳舞以示環境變化,另外還得擔任旁白和解說的角色。這些功能,直到後來,戲劇越來越複雜之後,才慢慢分離開。”

  “但在希臘人那邊,這種發展速度一直不太快。等到羅馬興起之後,戲劇的規模才真正突然擴大。”

  “古羅馬人和希臘人不同,他們不喜歡太抽象的、需要進行思考和想象的演出,而喜歡實打實的大場面。他們自己的正規戲劇也和希臘人不同,不是來自酒神祭祀,而是來自一種叫‘皮利卡’的戰舞。所以,這一時期,舞臺快速擴大,表演者多到幾百人的規模。”

  “比如劇情裡有一個駕駛馬車出戰的環節,希臘人演出的時候,可能會用舞步和唱詞來表達,但羅馬人會真的趕輛馬車上來,現場進行打鬥。”

  “這不就成角鬥表演了麼?”郭康笑道。

  “也確實很快就和角鬥表演結合了。”李玄英說:“羅馬人很長時間沒有單獨的劇院,但戲劇性質的角鬥表演卻非常多。有些角鬥場,設計水平不亞於希臘人的技術。建造的時候,就運用了精心的佈置,甚至可以在場地裡灌水,把船開進來,表演水上戰鬥的場面。”

  “這些技術,又讓羅馬戲劇在佈景和道具方面發展迅速,和希臘人的風格可以說截然不同了。”

  “我之前還真沒怎麼注意過,角鬥裡還有這麼多場景表演的。”郭康回憶了下,發現自己對角鬥的印象,好像就是兩邊殊死打鬥了。

  “其實表演才是角鬥的主要部分。”李玄英說:“哪怕角鬥士的兩兩格鬥表演,在大部分場合,也只是表演為主,和實戰並不一樣。”

  “角鬥士都經過專門的訓練,動作傾向於誇張、花哨,也會注意減少傷亡的概率。畢竟一個熟練角鬥士,地位並不低,身價也十分高昂。角鬥老闆才捨不得讓他們隨隨便便就死了。”

  “角鬥場上真正出現大量傷亡的時候,基本都是主辦方為了營造血腥場面,故意讓囚犯、戰俘之類的人加入。這些人很大一部分都沒有格鬥技巧,而且狀態很差,就是用來送命的。他們遇到訓練有素的職業角鬥士,往往會成批地被殺死。但這與其說是格鬥,不如說是表演性的屠殺,結局其實早就註定了。”

  “那個時候的人是真喜歡血腥場景啊……”郭康感慨道。

  “其實一直都差不多。”李玄英說:“不過就算這樣,成本也太高了。所以還有些,就是放猛獸進去,讓角鬥士現場擊殺動物。”

  “哦,後來還有放十字教信徒進去,讓動物現場擊殺教徒。”他補充道:“畢竟十字教徒太多了,到處都會冒出來,不值錢。”

  “呃,咱們現在也算十字教徒的。”郭康連忙提醒道。

  “哎?”李玄英愣了愣,才反應過來:“哎呦,忘了……”

  “……”郭康一時不知道說什麼好。

  “呃,我就是客觀角度,總結一下發展脈絡麼。”李玄英辯解道:“總之,羅馬人的官方戲劇,大概就是這麼個思路。”

  “不過,這種劇沒有多少留存到現在的。羅馬人過於重視場面了,他們專注的都是宏大的佈景和良好的音樂效果,反而忽視了劇本本身。他們連照搬希臘戲劇的時候,都喜歡只表演高潮部分,忽視前後的故事情節。這種環境下,也就難以產生好作品。”

  (本章完)

  http://www.yetianlian.org/yt92393/35494797.html

  www.yetianlian.org。m.yetianli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