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雷 作品

第832章 要錢不要命!置之死地而後生!

  既然最不缺的,就是人。

  最不值錢,也是人。

  那何不拿命換錢呢?

  況且搞拆解回收,不僅賣了貴重金屬可以掙錢,大量的廢舊鋼材冶煉回收後,也能讓巴斯坦不再缺乏鋼鐵。

  有了鋼鐵,可不僅僅只是可以蓋房子、建公路,還可以用於修建更加堅固的地下工事,生產囤積大量的武器彈藥。

  除此之外。

  拆解回收,所產生的環境汙染,對巴斯坦人來說,也是一種間接保護。

  之前伊色列步步緊逼,一點點的不斷蠶食侵吞他們的土地。

  數十年來,大量的國土都被伊色列吞併,變成了農場、城鎮。

  如今巴斯坦人,大規模拆解回收廢舊工業產品。

  要不了多久,就能搞得臭氣熏天、汙水橫流,土地重金屬超標。

  伊色列不是特別愛土地嗎?

  不是特別喜歡蠶食吞併嗎?

  被嚴重汙染的土地,還想要嗎?

  巴斯坦人已經可以視死如歸,不把性命當回事,住在臭氣熏天的垃圾山上都無所謂。

  但自詡為全世界最聰明最高貴的猶大人。

  會要嚴重汙染,治理起來非常麻煩的土地嗎?

  花費大量的軍費,付出不小的傷亡代價。

  就為了搞到臭味撲鼻、金屬超標、化學汙染嚴重的土地?

  因而這一招,自然是非常狠毒。

  一門拆解回收生意。

  不僅讓巴斯坦人找到了活路,也有了提升實力的條件,還狠狠惡心了伊色列。

  讓他們以後想再次發起戰爭,都不得不權衡利弊,是否真的有必要侵吞那些汙染嚴重的土地。

  當然。

  巴斯坦所發生的一切,伊色列自然是一清二楚。

  不然也不會將大量航拍照片,做成一本相冊給朱建濘看。

  而繼續讓巴斯坦這麼發展下去,會有什麼樣的壞處。

  伊色列方面,自然也是心如明鏡。

  所以才會有迪爾夫尼,詢問到底是哪位高人指點。

  對此。

  朱建濘當然守口如瓶,絕對不會說是徐雷出謀劃策。

  讓巴斯坦人,置之死地而後生。

  找到了一條特別適合他們自己的生存發展之路。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任何事只要有利可圖,自然就會有人去做。”

  “巴斯坦人民有生存的權力,自然也有選擇發展方向的自由。”

  “我個人十分理解,他們大力發展拆解回收產業,實屬無奈之舉。”

  “雖然這麼做,會讓不少人身體受損、讓生態環境被汙染,可比起賺錢養家餬口,這點苦難又算什麼呢?”

  迪爾夫尼的這一番話,著實讓朱建濘有些驚訝。

  雖然早就知道,她屬於溫和派。

  可能如此客觀理性,真是令人驚訝。

  而迪爾夫尼稍稍停頓了一會兒後,又接著說道:

  “現在不止是大量廢舊工業產品,不斷通過伽沙港運入巴斯坦,隨船運來的,還有許多的塑料製品、老舊衣服鞋襪。”

  “一輛輛卡車,將它們運到內陸,數萬人進行初步的拆解分揀過後,大量沒有回收價值又可燃燒的,便送去焚燒發電。”

  “可即便如此,依然還是有大量的垃圾,正逐漸堆積成山,並且拆解回收所產生的有毒氣體和廢液,正持續汙染當地環境。”

  “土地被汙染了,對不在乎身體健康的巴斯坦人來說,自然是無所謂,而對我們伊色列而言,強硬派也顯然不想要汙染嚴重的土地。”

  “所以大力發展拆解回收產業,巴斯坦人真是找到了一條不錯的謀生之路,同時還間接為腳下的土地,帶來了意想不到的保護作用!”

  朱建濘心裡暗暗冷笑。

  徐雷那小子,之所以出這麼一個餿主意。

  不就是想一箭雙鵰嗎?

  既讓上百萬的巴斯坦人,能生存發展下去。

  又讓伊色列,看到土地被持續汙染,不敢再輕易擴張。

  “如果能有更好的選擇,我相信他們也不想以犧牲身體和環境為代價。”

  朱建濘微微一笑,翻到了報告的最後一頁。

  這張航拍圖非常震撼。

  只見一艘油漆脫落,明顯已經特別老舊的大型油輪,擱淺在了海灘上。

  從擱淺的姿態來看,它應該是故意加足馬力,衝向海灘的。

  如此龐大的船舶,也只有擱淺在海灘上,才方便拆解。

  不過拆解猶如一座海上鋼鐵浮島般的大型油輪,顯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需要有大量要錢不要命的工人,去從上到下、從前到後,一點點的將船切割成塊。

  這個過程,必然會伴隨著高溫、毒氣、爆炸、坍塌等等,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受傷甚至喪命。

  可從航拍圖來看,不計其數的巴斯坦人,完全無懼風險,猶如螞蟻搬家似的在忙於拆解作業。

  他們是真窮怕了。

  哪怕工錢極低,只夠勉強讓一家人餬口,照樣有的人願意幹。

  但事實上……

  巴斯坦獲得了大量的國際援助,不少石油土豪國為他們大力投資。

  除了各種建築、道路和工事的修建,需要用到大量的鋼鐵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