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華 作品

292章 百姓何辜?

  馬祥麟聽到身邊人那一聲由衷的“謝天謝地”,不免動容。

  這女子時至今日,也算有名有利、得天子賞了幾分青眼,卻仍能與他們武人一樣,對近在咫尺的險地,不會瑟縮逃命,反倒提了一股氣血般,赳赳往矣。

  而今日,謝天謝地的,不只是他二人所處的位置,還有所處的時辰。

  東方既白,紅日已經躍出地平線,王恭廠靠東的場院,也開始擺脫院牆的陰影,現出各樣細節來。

  “阿珠,有人出來了。”馬祥麟忽然開口道,並且好像下意識一般,將望遠鏡又遞迴給鄭海珠。

  王恭廠最北端的一排矮房裡,陸續走出來七八個僕役模樣的人,如放出籠子的鳥雀般,散往各處場院,灑掃,開門,排布獨輪車,翻揀牛皮,為將要到來的工匠們做好準備工作。

  然後,其中一半的人,穿過池塘上的小橋,來到東南角,將一處四面通風的木廊下的麻袋,往一間大屋門口運。

  由於離得近,這些動作,不必通過望遠鏡也能看個分明,馬祥麟嘀咕道:“是運什麼?瞧著吃力,為何不用獨輪車?”

  鄭海珠道:“應是硫磺、硝石和木炭,做火藥主要是這三種。獨輪車用鐵皮,摩擦容易打火花。所以這裡是碾磨工坊和庫房,沒錯了。那個堆麻袋的大屋,應是工匠配伍碾磨的地方。”

  馬祥麟聞言,目光移動到最靠近木塔的大片瓦房,心道,這就應是火藥庫了。

  果然,他聽到鄭海珠說:“役夫們搬出火藥桶了,是空桶,應是曬潮後,去裝這幾天磨出的新火藥。所以,我們腳下瓦房裡,的確就是火藥庫。火藥庫最講究通風,藥桶擺放也都是彼此有間隔,每間庫房除了木桶不可有其他物件堆疊,應是一目瞭然,連耗子都藏不住。”

  馬祥麟盯著那些進出自若的役夫:“所以,至少眼下,王恭廠的庫房,沒有古怪?”

  鄭海珠舉著望遠鏡,沒有說話。

  在她的鏡頭裡,役夫中有一人,似乎特別認真,抬頭看了好幾次天,又挪動空桶的位置。

  少頃,役夫們排好了空桶,往池塘北岸走去。

  馬祥麟稍稍抬起上半身,打望四周,沉吟道:“就算從我們這塔上放火箭,要麼射到屋頂,要麼射到庫房外一丈遠的地方,所以他們要點了庫房,還是應有內鬼?若非那些役夫,便是,匠人?”

  鄭海珠望向西邊民房方向:“匠人們好像快要上工了。”

  馬祥麟矮身繞到塔的另一面,很快轉還,果斷道:“此際不可進人。馬彪他們回到象房了,我與兄弟們直接從此處翻進去,守住火藥庫,看住那些役夫,等駱帥來。你帶上餘下的大部,去王恭廠堵門。工部官員和督廠太監不會來那麼早,最多就是僉書和匠頭,你亮了身份,他們應不會當兒戲,若真的不聽,我的人封個門,不在話下。”

  “好!”鄭海珠同意。

  馬祥麟快步下了塔,點齊十個下屬上來。

  衣影閃動,如無聲滑過的蝙蝠,片刻功夫,鄭海珠對馬祥麟等人,就從近觀,變成了遠望。

  馬彪已被一個兄弟喊來寺中,奔到塔上:“夫人,少主已進廠了?”

  “嗯,你們跟我,去堵門。”

  鄭海珠再次舉起望遠鏡,想趁著大亮的白晝光芒,居高臨下地將王恭廠周遭情形再迅速地過一遍。

  但她移動的手,驀地滯住了。

  馬彪道:“怎麼了?”

  鄭海珠沒有回答,彷彿入定一般。

  馬彪小心地打量,見這婦人的眉頭越蹙越緊。

  突然,她放下望遠鏡,對馬彪道:“快,帶上兄弟們,跟我出寺!”

  ……

  金老六走在朝陽下。

  這北邊真他娘地不是啥風水寶地,重陽前後就這般冷,風裡還夾著沙,和溫暖清潔的南國簡直有天壤之別。

  兩百年前那該死的篡位者,竟還遷都來此!

  不過,今日,金老六還是慶幸,聖主突然降旨要做的事,是執行於寒意瀰漫的仲秋之後,否則,自己工具箱中布包中的冰水,哪裡撐得了一個多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