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華 作品

第七十章 娘娘腔的領子、打硬仗的布甲

  馬祥麟抬眼望著她,語帶欣然道:“對,兼絲布好,你們也很聰明。我方才就在看,這樣的織法和縫法,若狹路相逢對戰起來,我未必能立即琢磨出,槍尖應該刺哪一處,才能劃破縫線、將鐵甲挑散。打仗的你死我活,常常就在幾息間。”

  鄭海珠心道,果然有實戰經驗的最懂行,於是毫無遲滯地拍拍範破虜的肩膀:“這是破虜小妹妹的功勞,是她在意這個關竅之處。”

  範破虜也沒有瑟縮之意,老老實實道:“阿珠姐姐說這個布甲是馬將軍帶領的軍士們要穿的,我自家兩個叔叔也常和韃子刀槍見血的,所以琢磨布甲的時候,我想的都是怎麼保命。”

  馬祥麟也給了範破虜一個讚許的笑容,又轉頭對劉時敏道:“公公,在下發現,若用這松江兼絲布做甲,還有一個好處,每個打了釘子的格子裡,塞了棉絮後,可以拋得更大。”

  劉時敏在北京宮中生活過多年,怎會不如馬祥麟這個南方人更明白保暖的原理。

  摻入植物纖維的兼絲布,或許不如真絲綢緞或者精紡純棉那麼柔軟,但正因為偏硬,衍縫格子裡的空間才更大,填充裡絮後,保暖效果才更佳。

  在天寒地凍的遼東,要命的不僅僅是勇武野蠻的韃子,還有極端冷酷的天氣。

  穿廉價布甲的,都是低級戰兵,這樣的戰兵,最要經常面對戶外的嚴寒。

  當經略和巡撫們在官衙或者暖帳裡,以運籌帷幄的名義和屬下將領談笑風生時,那些戰兵,往往正在冰天雪地裡,或者急行軍,或者埋伏在暗處準備夜襲。

  一身沒有經歷過貪婪的皇親國戚偷工減料的棉絮布甲,才能讓這些真正為大明抵禦外侮的兵士們,而不至於凍成冰凋。

  活下來,不論在槍林箭雨還是嚴霜苦寒中活下來,才能獲勝。

  劉時敏不動聲色地,看著馬祥麟這位尚未完全滿意的悍將,向鄭海珠和範破虜提出一堆修正需索,溫和但不失嚴肅,強調的都是如何讓自己的兵小子們能保命。

  劉時敏不由想起多年前,當自己從父親口中聽說那位主人的逃命方式、發出嘲笑時,父親冷冷地與自己說:“若愚,如果先帝不是用此計活下來,哪裡來的你!又哪裡還有可能光復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