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華 作品

第五十二章 聽訟(上)

  張燕客嚥下軟糕,看看裡三層外三層的人,回頭道:“這哪裡看得見聽得見,難道要鄭姑娘坐我肩膀上看?”

  他昨夜已從張岱口中知曉,鄭海珠用人情面子去探過監,對這小婦人著實感激。

  但他油嘴滑舌慣了,一開口,善意只剩了葷味。

  鄭海珠卻面色如常。

  她記得歷史上的張燕客,最終戰死在抗擊清軍的江南前線,是條血性的漢子,今日又親見張燕客對故人的牽掛關心,委實很難對這個古代小紈絝產生惡感。

  她遂在張岱出言訓斥弟弟前,就接上張燕客的話頭,淡淡道:“燕客公子客氣了,不用給我肩膀,給我一錢銀子就行,我帶你們站到前頭去聽。”

  ……

  鄭海珠方才就在找熟人,此刻終於望見劉捕頭那個年輕徒弟站在門邊啃燒餅,忙湊上去笑盈盈問:“小阿爺,你師傅呢?”

  “在堂上,等著縣尊問話。”

  這小捕快也是個機靈的,昨日已認定眼前的婦人乃財神爺,此刻瞥到鄭海珠手裡隱約銀光一閃,忙殷殷地補上一句:“阿姐啥事體,儘管同我講?”

  鄭海珠塞銀子給他:“帶我和兩位公子進去聽訟,尋個別太顯眼之處。”

  小捕快斜兩眼張岱和張燕客後,把錢抖落進腰帶裡,二話不說就抬起短棍,和氣地緩聲吆喝著,不輕不重地左戳右搡,在擠得比豬討食還密的人群裡捅出一條縫,將鄭海珠和張氏兄弟帶到公堂側牆邊。

  前後也仍然站著人,有幾個還是穿長袍戴頭巾的讀書人,便顯得同樣衣著考究的張氏兄弟不那麼扎眼了。

  張燕客心裡由衷讚道:我阿兄搭來的這小娘們,可以啊,腦袋挺靈光。

  三人站定後,俱神情肅然,目光投向堂上。

  此時,公堂中,跪在那藍袍子知縣案前的,除了荷姐外,還有兩個人。

  其中正給知縣回話的,是個徽州口音,一口一個“我家老爺”,自稱死去的楊老爺的家僕,楊阿墨。

  按這楊阿墨的說法,自家老爺和尼姑往來幾次後,想把尼姑安置到揚州的別宅,尼姑卻不願意,非要進楊家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