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劍仙 作品

第517章 這雪山金頂,是故事,是人,是風景。

 e弦明亮而甜美的歌唱,典型的西域風格,在小提琴上偏偏起舞。

 當旋律轉換到d弦之上時,略微低些的聲音,又彷彿是神聖的雪山高原給予的回答。

 再度轉到e弦,高亢明亮的聲音,如雪山金頂之上掠過的高原雄鷹。

 曲子的節奏,變化相當頻繁。

 快慢不斷的切換。

 似乎能看到少數民族的兄弟在縱情高歌,歡樂起舞,也似乎能看到熱火朝天的勞作景象。

 彷彿是遇到了危機,但卻有種令人心神振奮的律動。

 也許講述的是遊牧民族塔吉克多姿多彩的生活。

 但也彷彿是在描述著這一整個塔什庫爾幹,描述著這天山的靈魂,世界的屋脊。

 更是描述著一段段歷史。

 征戰,絲綢之路,在掠過千百年風沙後,是人民的犧牲與勞作,而建設出來的這喀喇崑崙公路。

 蜿蜒如龍。

 經過不知幾輪的黑夜奔赴。

 終於在早上,來到目的地,看到這第一抹陽光照耀在塔什庫爾幹。

 這樣的心情,通過琴聲,傳入每一位的心中。

 那是一樣的激盪,一樣的百感交集。

 現代的小提琴,可以說是歐洲古典樂器。

 而疆域音樂,則可以說其體系源自於波斯音樂。

 可音樂最後表達出的質感,風格,精神,卻是華夏文明的文化內核。

 這首曲子的難點很多,很細。

 李景霖的演奏也相當的高水準。

 可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沒怎麼考慮這方面的東西。

 一開始想要區分一下調性的學生們也麻了。

 幾乎,全都沉浸在李景霖所想傳達的想法之上。

 腦海中似乎閃過一道光,彷彿馬上就要抓住這核心,但一時之間難以解釋,這樣的感覺,彷彿如同瞬間開悟。

 華夏的小提琴,該是什麼樣的?

 這個問題,其實一直在被討論。

 有人說是漢文化的,要五聲音階,有人說是紅色的,要有精神。

 但李景霖這首曲子,卻展示了一種截然不同的質感。

 沒有什麼刻意的漢化。

 美景之中,精神長存,卻並不是主體,美麗的旋律描繪著五十六朵花中,容易被人忽視,最為冷門的花蕾。

 樂器是異域的,音樂本質上來說,也是異域的,就連作品所表達的內容與風格,也是大家所不熟悉的少數民族風情。

 可偏偏,你一聽,就知道,這個曲子是華夏音樂。

 一如之前李景霖的那首《苗嶺的早晨》。

 也一如當初描寫潮汕漁民生活的《豐收漁歌》一般。

 風格千百種,卻一聽就知道,這應該是咱們自己的風格,自己的音樂。

 這都是同為華夏大地之上,不同的風情。

 在李景霖演奏結束後,學生們全都興奮的鼓起掌來。

 這節課,雖然沒有多麼細緻的剖析講解,但通過音樂,仍然有很多言語難以表述的東西,刻在了學生們的內心。

 學生們與老師們都很激動的鼓著掌,精美的音樂完全吸引了所有人的心神。

 壓根就沒有意識到,接下來問題的嚴重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