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四五二章 種子

  也是這樣,他在洛陽城混的非常不錯,在之前登基大典的時候,就有很多人見過他,之後他又總熘達,久而久之,現在洛陽城的百姓基本都認識他,都知道他是華夏皇帝。他也溫和好相處,跟百姓多多交談,親自督促解決了一些問題,百姓們也就不怕他了。但他的威勢並沒有受到削弱,畢竟距離他狠手改革才過去三年多,雖然不算是殺的血流成河,但是幹活的人可在那呢。

  城外幹活挨鞭子的就是了,都是原本洛陽有號的大戶。現在都被收拾的不成人樣,老慘了。

  回來的點不錯,他才走了沒一會兒,正好趕上的降國旗。滿意的看著羽林衛士一板一眼的摘下國旗,收隊回宮,他這才繼續熘達著離開。升國旗的時候才叫壯觀呢,每天早上都是一大堆人,一點不比千年後的差,都是自發的和著音樂合唱。已經三年了,經過大力宣傳,現在國旗、國歌的概念,村裡得了癔症的二傻子都知道。

  才進了朱雀門,迎面就看到王福生著急忙慌的小跑著迎過來:“陛下,陛下,大喜事,大喜事啊。”

  本來操勞了半輩子,王言是打算讓王福生退休享福的,但是王福生說伺候習慣了,呆不住。這麼多年,也算得了信任,所以安排他做了內侍省的大監,從三品的官職,皇宮裡的事都管,就是原本楊戩的職位,皇宮的總管,皇帝的管家。本來任此職的都是太監,老管家沒淨身就能任這個職位,隨意進出宮禁,也算是顯其榮寵。

  “什麼大喜事啊,如此匆忙。”王言腳步不停,繼續往宮裡晃悠著。

  “陛下,咱們當年派出海的船隊回來了,四日前在登州靠的岸。”

  聞聽此言,王言頓住了腳步,轉頭看著老管家:“是第幾批?”

  “第二批和第四批一起回來的,都是往東行的船隊。信上說是在那邊碰上了,正好第四批去的剛到,他們要走,這不是巧了嘛。兩隊人就又停了一段時間裝貨,這才一起回來的。先前交代的尋找高產量的種子,他們也都帶了回來,說是生在地下,成熟了之後是串起來的一堆,畝產十石之多啊。陛下,是否召他們進京?”

  看著激動的老管家,王言搖頭一笑,擺了擺手:“不急,先找快地方,讓他們從裡到外的好好洗一洗,而後修養修養,從太醫院調一批大夫過去,給他們檢查檢查身體,另外再看看有沒有疫病。他們帶回來的東西,也注意一下,都好好收拾收拾。等下個月,待他們養好了,再讓他們隨著貨物一起來京。”

  王福生點了點頭,沒再多說,陪著王言一路閒話到宮裡,這才告辭離開去寫公文,將王言的指示發出去。

  吃過了晚飯,王言在新修建的高樓頂上乘風納涼,想著老管家之前說的船隊歸來的消息。

  這無疑是個好事,是個大好事。

  他的任務是讓人吃飽飯,吃好飯。以現在畝產三四石,也就是三四百斤的水平來說,怎麼都是做不到的。畢竟就是現在這時候,他佔了最大片的土地,一年產出的糧食都不夠吃,還要從海外往回運。所以理所當然的,直接派人出海遠航,去其他大陸尋找高產量的糧食以及其他的各種本地沒有的種子,就是重中之中。老管家說的那個生在地下,成熟後串起來一堆的,當然就是地瓜、土豆。

  地瓜、土豆的原產地,都是在美洲大陸,出海是必須的。早在他搭上了趙佶,快速發展之時,就已經在準備造船出海適宜。一開始隊伍小,船也差。到後來,海量的人力物力砸下去,船是越修越好,派出去的隊伍也越來越多。就是這幾年他當皇帝了,造船出海的事都沒停。有往東的,有往北的,有往南的。

  這個時代,他也不知道出海遇到的會是什麼,有多少人能活著,又有多少人發現了新大陸還願意回來,所以他能做的也就是不斷的往外派。到如今,已經派了九批船隊出海。

  如今回來的第二批,應該是在政和八年,也就是西曆1118年,現在是華夏三年,西曆1126年,整整八年時間。麥哲倫繞地球一圈才三年,現在他的手下用時八年。

  當然不能那麼算,他們的任務是出去找種子,是瞭解各地環境,他們要詳細記錄,要多方面收集各種東西,還有中間的走錯路等等等等,能活著回來不錯了。

  現在有了畝產高的糧食,接下來就是大規模的推廣造福天下了。

  雖然早都受夠了吹捧,但是又有誰不喜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