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四五零章 變革

  治國的只管治國,打仗的只管打仗。如此,作為皇帝,王言就直接掌控了立法權、執法權、財政權、人事權以及最重要的軍權。五權在手,高枕無憂矣。

  除此之外,還設立了一個警武衛,歸理事府統領。就是相當於後來的公安部了,乾的就是警察的活計,也就是現在的衙役捕快相當。都是有品級的正式公務員,現在還是由那些衙役充任,以後會一點點的由退伍軍人經過培訓後任職。

  行政區劃還是按照原本的路、州府、縣、鄉、保。其他的行政制度,就是圍繞著現有的架構改革,畢竟垂直管理麼,上邊有什麼衙門,下邊就有什麼部門。

  而在最基本的行政單位上,這一次的保,不再由鄉里富戶擔任保正、里長,而是改由官府委派。並且加了幾個位置,負責一保的治安、民生、稅收、致富等等,這些人也都是能夠向上升職的,能夠看到前途,幹活有勁。

  至於什麼富戶不滿的事是絕對沒有的,誰敢大聲嚷嚷,那就誰的全家就地修路挖渠,就這麼硬。百萬大軍在手,儘管一半都是廢物,但是拿捏一些富戶還是輕輕鬆鬆。

  大宋三冗,冗官、冗兵、冗費,在王言不顧天下皆反的情況下,已經算是解決了。

  他的官制、行政改革,加上大肆的抓捕貶謫,空出了很多位子,原本的那麼多沒用的衙門被廢止,一項工作多個人員的情況也被解決,精簡政府職能部門,細化功能部門,人員發散各地任職。甚至現在的官員都有些不夠用,很多地方都有空缺編制,這是解決了冗官的問題。

  現在同時進行的北軍、西軍編練,以及河北、陝西等地向中央平推的二十萬軍隊也將編練,合格者繼續做戰兵,不合格但態度端正的會讓其返鄉入職警武衛。而由難民組成的廂軍,則是廢除編制,成為自由民,但是卻歸屬工部成為施工隊,幹活掙錢。如此,算是解決了冗兵的問題。

  在以上兩者都解決的情況下,儘管也沒有了趙宋宗室,不給遼國上供以及其他種種,但是開支可能比原本還要大。畢竟不過這些都是必要支出,不管怎麼說,當官的、當兵的,奉銀軍餉是必須要保證的。

  文官的工資本就很高,他維持了原本的工資,沒增也沒減。但是精簡軍隊,剩下的職業士兵,他是提高了福利待遇的。人數減少了,但是開支卻是還要更多的。兩相加起來,費用比原來還要多許多。

  不過有句話說的好,只要是錢的問題,那就不是問題。

  他已經下令全國,‘寶錢’為官方指定貨幣,金銀銅雖然還有使用,但是也漸漸的在減少。他當然不可能強令百姓使用紙幣,但是他卻可以調控。畢竟他給人發的都是紙幣,那麼以前的那些金銀銅貨幣隨著消費,越來越少是一定的,他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印錢。

  也不怕貨幣貶值,畢竟他即便超發,也是在可承受範圍內的。而且現在不斷的抄家,不斷的有各種田產糧草珍寶入庫,如此多的士紳地主財富被他收割,支用兩三年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而只要過了這兩三年,基本已經是全盤梳理好了,絕對不會崩,穩妥的很……

  洛陽是一個大大的工地,紫薇宮不算,城內的各種基礎設施,如排水、硬路等等,全部都在重新翻修建造,就是為了帝都之氣象。

  定都洛陽,要說最不開心的,那必是原本的汴京百姓,反之,最開心的便是洛陽百姓。別的那些什麼王言新實行的政策,他們擁護這個好皇帝都不提,就是一個洛陽重回帝都的地位,由此帶來的房價高漲,那就是對洛陽百姓的好消息。

  更不要說這一次的各種基礎建設大翻修以及城市的重新規劃,雖然洛陽本來就是帝都標準,什麼都不差,但總也沒有現在這般,感覺整個的煥然一新。

  天上正飄著雪,再有一月便是除夕,但是洛陽城的喧囂卻是沒有絲毫減弱,天雖冷,然幹勁不止。人們腦袋上冒著煙,仍舊熱火朝天。

  宏大華麗金碧輝煌的萬象神宮之中,有身穿青色素袍,頭頂白玉冠,左邊肩膀處縫了一層紅補子,補子上繡著金色瑞獸的官員於群臣前排出列,對著遠處坐在純金龍椅之上翹著二郎腿側坐著的某人拱手:“啟稟吾皇,社稷壇、太廟已修建完畢,登基大典業已準備妥當,請吾皇示下。”

  都說高處不勝寒,帝王最孤獨。王言覺著,想不孤獨也不行。這他媽老大一個萬象神宮,他坐在高臺的龍椅之上,要是眼神不好的,想看見那說話的人是誰都費勁,不孤獨就怪了。他也能理解,這是為了帝王高高在上的神聖性,但說實話,在下邊的那上千號大臣中,相信這種神聖性的傻子沒有幾個,他們想的都是如何讓高臺龍椅之上的傻子自己相信這種神聖。

  簡單的說,不管是皇帝,還是下邊的群臣,誰信誰是傻子,偏還都想讓對方信。

  說話的是工部尚書,宗澤。這也是歷史上的抗金名人,提拔岳飛上位的。以前就是在山東之地做縣令,尤其曾任登州通判。登州是什麼地方?那是出海口。以前有許多買賣在那邊,而且頻繁往來船隻,不是北上就是南下,作為登州的最高領導之一,宗澤不可能不知道那些事,藏的再好那也是眼皮子底下。這不是王家莊的那些皇城司探子,畢竟王家莊的東西都是王言想讓人看到的,還有很多東西在別處。

  宗澤一開始是不服的,只不過後來悲哀的發現整個山東都是人家的地盤,他若是掀了這個蓋子,那頃刻間就是割據山東,考慮到外部情勢以及王言確實對於山東各地資助頗多,帶領百姓過好日子,只能咬牙認了。後來更是直接退休,眼不見心不煩。畢竟上上下下全是王言的人,他工作也不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