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四二二章 灑家信了


                 經過幾天的漂泊,終於,在一個紅霞滿天的午後,兩艘大船乘著風,由登州過海出國,到了大宋幾十年的敵人,遼國的地盤。

  船在一個仍然在建的港口停下,剛一搭上板子,一個高壯的禿頭和尚,一個近乎半邊臉都是胎記的男人,兩人一前一後腳步虛浮的衝了下來,不管幹淨與否,也不怕硌,直接躺在了地上,瞪眼看著滿天的紅霞,聽著海鷗的嘎嘎嘎,波濤拍著岸邊嘩嘩作響,感受著還算輕柔的鹹腥海風。

  這當然是美麗的景色,可是他們卻無心欣賞。畢竟這二人的樣子,不難看出,暈船了,一路上不定怎麼吐過來的。

  “直娘賊,晃死灑家了,灑家以後絕對不做這大海船。”魯智深摸著自己的大腦門子,感受著來自大地母親的厚重安穩。

  楊志很煞風景:“不做海船怎麼回去?”

  “這一趟出來,灑家就不盼著回去了,灑家無牽無掛,哪裡都好。大官人那麼年歲輕,定然比灑家活的長,只要把灑家的骨殖帶回大宋埋了就夠。”魯大師的嘴很硬:“再說,即使真要回去,海路不行,那就陸路,大不了就殺回去,有什麼大不了?”

  相處久了,又正式天涯淪落人,自然也就是交心了,所以二人熟悉的很,脾氣秉性大致都知。楊志呵呵一笑,沒有回話,晃了晃腦袋,緩解了一下之後,這才撐著胳膊坐起身看起了周圍的環境。

  “二位大哥可好些了?”

  說話的,是一個腰懸橫刀,身高一米七多,身體強壯,劍眉鷹目,高鼻薄唇,臉型瘦長,留著小山羊鬍,長相還算帥氣的二十幾許的男人。

  聞聲,魯智深晃了晃眼,翻身站了起來,跟著楊志一起拱了拱手:“站到地上就心裡安穩了,不知這位兄弟是……”

  “在下王榮春,蒙東家信重,讓我做了這邊的管事。”說話間,他一變還不忘朝著海對岸拱手作揖,以示對大官人的尊敬:“方才我已看了東家讓人送來的信,知道二位大哥的情況。東家非常重視二位大哥,將這裡守衛的工作交給了你們,以後還望二位大哥多多關照。”

  從他的姓就可以看出來,這是王家莊本莊人事,大官人的祖輩親戚。他原本只是在陽穀縣的王家酒肆中做一個採買的小管事,許多年恪盡職守不貪不佔本本分分,入了大官人的眼。隨即跟著商隊可著大宋跑了兩趟,經營了一些買賣之後,在跟大官人見了一面,受了忽悠,表了忠心,帶著幾個本莊兄弟以及一些護院過來,從無到有,開通了海上的商路,那下了這幾處地盤,打好了這些基礎。

  身為王家莊子弟,享受著滿大宋都找不出來的家族待遇,他驕傲。為這如今所取得的成績,開創的好局面,他自豪。對這背後給他們福利,讓他們安心,出謀劃策、決勝千里之外的大官人,他瘋狂崇敬。

  “好說好說,大官人不怕惹那蔡京、高俅,一句旁的話都沒說就護下我兄弟二人,那我兄弟二人定然不叫大官人失望,有事只管差遣。”

  王榮春愣了一下,隨即想到信中交代的先帶二人熟悉熟悉,明白過來,沒有別的意思,就是字面上的熟悉,也就是說這兩個大官人信中說的精於步戰、馬戰的高手,完全不知道過來幹啥。

  他搖頭一笑:“二位大哥想來沒有好好的看過海景,目下正是日落時分,如此美景,且先看一看,雖然咱們都是粗人,肚子裡沒有幾兩墨水,但是我家東家說,只要看過了就是好的。在下先去那邊交接一下,稍後我為二位大哥接風洗塵。”

  “榮春兄弟,別忘了把那個燒刀子拿來。大官人可是答應灑家了,那酒吃多少有多少,我聽說這次來還帶了好幾大壇。”

  “放心,放心,這裡除了不是大宋的地方,要什麼有什麼。”

  說罷,王榮春轉頭離開,招過前來的管事,兩人在一起也不知再說些什麼。

  魯智深跟楊志的身體素質是毋庸置疑的,轉天,經過一場吃喝,一夜休息,二人就恢復了這一路浪的不行的精力,龍行虎步,叫個雄赳赳。

  只是當看到這個村子全貌的時候,魯智深跟楊志兩人驚呆了,實在是有些嚇人了。

  來時,他們就知道,這裡是遼國蘇州的一個小島,這裡被大官人買下來了,作為一箇中轉補給,同時在對岸,同樣也有一個港口以及一個小村子。

  本來他們還不理解,中轉補給為什麼不靠岸,而是在一個距離陸地有些距離的海島上,同時又在陸地上弄一個港口以及村子,那不是脫褲子放屁麼,有錢也不能那麼花呀。但是現在,他們明白了。

  在這一個面積還算大的海島上,規矩的建著一排排的房子,那形制,無論是魯智深還是楊志,看著都不陌生。因為他們都從過軍,他們都知道,那是軍隊的營房,正常人家沒有那麼蓋房子的。而且四周還有一排房子遮擋,將裡面的營房連同平坦的校場都圍了起來,一看就是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