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四二一章 慕名來投


                 王大官人有了兒子,整個莊子都熱鬧的不行,為主家有二代高興。

  消息傳出去,第一個送禮的就是陽穀知縣張禮和,他是真扒著大官人呢。過去一年,這老小子聽了建議,開始一些小方面的改革。現在陽穀縣商貿繁榮程度直上一層,各項收入直線拉高。

  而且還有王大官人的各個廠子,以及最重要的肥皂、香皂從這裡出去。進貨出貨,一來一去,陽穀縣的商品中心,也被更加帶動。相應的,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也吸引了周邊縣城人口遷移,各項數據都很好看。這種躍進,在這個京東西路,那都是名列前茅的。

  盤子小,如此的變化就很明顯。在官員的考課中,那當然是各種上上,加上張禮和這老小子沒少撈錢,上下一打點。不是去個望縣,就是升到州衙任職。老小子一天天的笑成了大菊花,讓他跟大官人叫爹都不帶猶豫的,指哪打哪。

  送初生禮的,也就是隻是陽穀縣混的一幫人,都是第一時間知道消息,拉關係的。大波的禮,是要到滿月才送的,那會兒該知道的也都知道了。主要原因就是現在這個年代,醫療衛生環境落後,初生的孩子夭折的概率不小。到了滿月,才算是有了活下來的基礎。

  生過孩子的潘金蓮,美豔更上一層,她倚靠在榻上,看著手邊躺著,睜眼來回晃悠,囁嚅著小嘴吐泡泡的兒子,眉眼盡是笑意:“官人,你看他眼睛跟你一樣,瞧著可神氣了。”

  王言呵呵一笑,他這張臉,就靠著眉眼找分呢:“嗯,別的地方都跟你這個孃親一樣,這小東西長大了,定然是個好看的。”

  “差不了。”潘金蓮眯著眼,嘴角揚起,笑的如花般燦爛,自己的兒子生的好看,做孃親的當然開心。她笑過後,又有些不高興的看著大官人:“官人,大河是你兒子呢,不許說他小東西。”

  ‘大河’是金蓮這個孃親給兒子取的小名,賤名好養活嘛,在聽王言說她兒命裡缺水之後,毫不猶豫,直接就整條河上來,還得大,也不怕水多了。

  “是是是,娘子說的對。”王言笑呵呵的應下,沒有爭辯。

  “東家,東家?”

  聽見老管家在外面的喊聲,王言點了點小不點兒的鼻尖,跟金蓮說了一聲後,起身走了出去:“福叔。”

  王福生上前兩步,說道:“東家,來了兩個人要見東家。其中一個和尚,跟武二郎一般高,瞧著比那武二郎還要壯許多。另一個臉上有著大片的青黑胎記,不聲不響,看著也有武藝在身。那個和尚不好說,但是有胎記的那個,老僕看著,感覺是那暗通賊寇,謀取生辰綱遭了通緝的青面獸楊志啊。”

  “哦?是嗎?那倒是要會會他們了。”說話間,王言動身,帶著老管家就去了前廳。

  才一走進去,就看到一個壯碩的和尚坐在椅子上,似有些無奈的喝著杯子裡的茶水,不想喝吧,沒什麼意思,喝吧,淡出個鳥來,好生無趣。後邊的牆邊,倚著一把禪杖,一眼便知是這和善的武器。

  另一人確如老管家所說,臉上有著大片胎記,似也是覺著這是身體缺陷,更兼面目明顯不利隱匿,是以頭髮散落著,遮擋了大片青黑。他的身體就要小上一號,一把連鞘的寬刀放置在旁邊的几案上,也是一臉憂愁的喝著茶水。不過他的愁不同那和尚,因為他的注意力不在茶上,應是為了未知的前途擔憂。

  聽見動靜,二人齊齊的看向門口,見到揹著手的大官人嘴角含笑的看著他們倆,二人趕緊的站起身,拱手作揖:“魯智深、楊志,見過大官人。”

  王言笑呵呵的拱手回禮,讓二人坐下,他也做到了主位上,接過小丫鬟送上來的茶水,喝了一口之後,小姿態先拿了一番,這才開口道:“我知道二位,一個是那拳打潑皮鎮關西的魯提轄,為救林沖惡了高俅那廝為其追捕,一個是那五侯楊令公之後,在汴京砍死了潑皮牛二,前陣子聽說還跟賊寇合謀了生辰綱,目下正被通緝,二位不找地方躲藏,反來尋我,不知所為何來?”

  “早聽聞大官人廣行善事,素有賢明,我兄弟二人入了陽穀地界,發現……”

  魯智深不耐的打斷楊志的吹捧,大嗓門高聲說:“大官人,灑家乃是出家人,不說假話。我們過來,就是想要託庇大官人門下,謀個差事,安生度日。”

  王言哦了一聲,說:“我也知自己在江湖上的名聲,似二位這等江湖中的好漢們,對我可是喊打喊殺,要滅了我全家。二位怎麼想著投我門下,難道不怕我將二位送去修橋鋪路麼?”

  “好漢?他們也配?只是一群醃臢潑皮罷了。”魯智深搖頭道:“灑家知道大官人能辯善惡,修橋鋪路的那些人絕對不是什麼好漢,不過是一群欺軟怕硬,奸懶饞滑之人,不配與我二人相提並論。灑家自問沒有枉害無辜之人,楊兄弟也是沒有害過人的,我們兄弟倆,都是為奸人所害,為時事所害。大官人斷不會不分青紅皂白,將我二人送去修橋鋪路做勞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