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二零七章 入關

  紫禁城當然是讓人放火了,或許也是王言的話起了反作用,他不說這些人還沒想起來呢,一說才想起來不能給王言留著……

  事實上就是王言不說,以這些人的操行肯定也得放把火,他之所以提醒一下子就是想著有個萬一啥的。其實他去信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這個逆反心理是挺操行的,但問題不大,重新蓋就完了,有的是錢……

  當然王言也是說到做到的,調查明白是哪一路的人之後,一萬騎兵別人不管,硬是把那個帶頭的以及其他高層全抓了回來,在紫禁城的皇極門活活剮了三天兩夜……

  至於那些農民軍,王言除了留守京城一萬戰兵以維護秩序外,其他四萬人兵分熟路,攆的一幫農民軍雞飛狗跳。

  王言的指令是把這些人攆到淮河以北的南方地區,儘管他的硬實力完全能夠一戰定乾坤,但是他治理不了,打下來也沒用。就是淮河以北地區,他想要消化完全,正經也得一段時間。

  再說南方士紳、地主什麼的那麼牛比,王言務必得讓農民軍禍害一遍。因此遭受戰亂而死的平民們,那王言就管不了了,總也是要經這一遭的。要是真讓他親自動手,說不得死的人更多。畢竟這些大字不識的平民最好煽動,一旦被有心人利用,王言也是一個殺,還會殺的更狠。

  雖然王言短時間內不收拾那些農民軍,但最後他們也是跑不掉的。這幫人撐死也就是跑到的南邊的占城等地,也就是今天的東亞五人組,那邊沿海地帶基本都是王言的……所以最後他們的財富,除了吃到肚子裡的,其他的東西什麼都拿不走,而且那幾十萬的人還要做苦役幹到死以贖其罪。

  活不下去造反沒毛病,反正都是一個死。但是他們手裡或多或少的都有平民的命,給一幫子百姓禍害夠嗆就不對了。王言是比較雙標的,他殺行,有藉口,而且他也沒禍害百姓,別人殺那就是事兒,總歸是他拳頭大,他說了算……

  初步拿下整個淮河以北地區,並實現大部地區穩定,就用了王言半年的時間。想要恢復生產建設,那需要的時間就更長了。

  壓制住了手下聒噪的上位稱帝的聲音,王言轉而開始經營地盤。

  治理肯定是要文官的,對於投降配合的,如同當初的遼東一樣,王言欣然的讓其仍任原職。要想算賬,得等到以後他小娃娃們長大成人才好了。現在才過了十二年,他第一代的小娃娃都沒出頭,還是得等一等。

  說到這個,就不得不說一句衍聖公。當時不是沒有農民軍進兵山東,但就是那樣,王言的手下想要屠了孔家,都被人家死命的攔住了,就說這孔家多牛比吧。

  而且不同於當初皇太極入關,現在他王言上位了,孔家的姿態拿捏的那叫一個足,真尼瑪的活膩了……

  對於災民的救助,王言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別的不說,就活命的糧食,那是一車一車的老長一個隊伍往關內運。他囤積了供三千萬人,一天三頓,頓頓吃乾飯,吃到飽,吃一年的糧食。雖然沒有統計人口,但向來也就是個四五六千萬的人。這些糧食對於北方地區來說,在沒事兒吃兩頓稀的情況下,完全足夠養活一年所用。

  而有這一年的時間,王言在北方地區恢復生產的糧食,他關外地盤產的糧食,加上南邊那些佔領的地方所產的糧食,還有他已經派兵攻打莫臥兒帝國,那時候弄來的糧食,這麼多糧食劃拉劃拉,除了囤糧以待一統南方之外,最後整不好他還得釀酒、餵豬。

  至於其他的什麼水泥、磚瓦、鋼鐵、金銀、布匹衣物這個那個的,囤的海了去了。

  同時王言再一次的組織人手修城、修紫禁城、修路。這一次他要從京城一直修到山海關,同前屯那裡的主幹道相連。以及其他的,聯通各省的主幹道,全部標配的雙向八車道。

  至於什麼清查土地就跟不用說了,只不過因為還是沿用的原來的那些文官的緣故,和本地的士紳沆瀣一氣,加上又是剛乾完仗,爛賬太多,比較磨嘰罷了,抓幾批貶了苦役幹到死也就好了。

  一時間,整個淮河以南處處是工地,哪哪都是活。

  王言同樣沒有忘了那些賺他銀子的商人們,因為地域的關係,相比起來,還是北方的商人跟他做的買賣多一些。

  而說到北方的商人,就不得不提一下子王言心心念唸的晉商八家。

  王言不會管有什麼人,有什麼勢力,直接派兵把這八家給抄了。男的、快成年的貶為苦役,女的直接帶著孩子官配遼東,扎刺直接送去勞軍。

  有自覺牛比的文官大佬還想跟他倆求情,王言不管那個,直接抄他的家。不涉及到什麼道統,也不涉及到治國之本什麼的,就是單純的貪汙罪。

  儘管很多文官有微詞,但一時的剛到王言手下幹活,還沒摸清楚脈,再一個也是王言手下兵強馬壯,那是真殺。所以除了一些小風波,又添了幾條命,抄了幾個家之後也就完事兒了。

  不過同文官的鬥爭也快了,因為他勢必是要推行教育的,若是跟關外那般,什麼結果可以想見,必定是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