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月下 作品

第 235 章 準備中





“先前建立的常平倉,這幾年來為了這些人,每年都被拿出來平抑糧價,以至於每年倉裡還沒滿,就被拿出來用了,”崔曜提起這事就心累,“雖然沒什麼大事,但這是沒遭災,要是遇到一個大災,肯定有的是麻煩,這倉不放滿,我心難安啊。”




蕭君澤忍不住笑了出來:“這才哪到哪,平日裡,官員屬地若有戶籍上漲,那是妥妥的政績,阿曜你手下,每年都有五萬戶口上漲,若是元宏還在,怎麼都能賞你個尚書令,把你當王猛供起來。”




是的,這些年,雍州上漲了二十多萬戶,雖然在後世來說,一個普通的地級市人口也比這多,但對古代來說,等於是每年漲了一個州的戶口,無論哪個皇帝聽到了,都是會幸福到睡不著的事情,嫌棄這事,未免有點凡言凡語了。




崔曜當然知道這一點,笑道:“但這土地開墾,是真的讓屬下擔心,雲夢大澤開墾越多,雖有農田之利,卻也還是有水患之憂,每年到了汛期,各村各鎮,便要排水救稻,還要上堤固壩,實在是辛苦。”




蕭君澤倒是不在意這些:“雲夢大澤是註定要乾涸碎裂成零星小湖的,你平日注意,要在開墾之地留下幾塊湖心,以作排水,別全開墾了便是,等到兩廣大船航道開啟,有海南交州的稻米,倒也不會如此擔心糧食了。”




崔曜笑道:“有您這話,我便安心了。”




蕭君澤又提起北朝之事,這也是他來襄陽的主要原因。




他是真沒想到,元宏才死了五年不到,北朝的局勢便下滑到如此地步。




崔曜知道的最多,平時書信不能盡說,這次倒能暢所欲言了。




北朝如今奢靡之風盛行,朝廷上下沒有了統一南北的心思,北方各大勢力又已經被全數攻下,沒有了政治目標,漢人和胡人的矛盾便如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出來,首先便是關隴之地,那裡胡漢混居數百年,漢人在元宏改制後,這十餘年來開始大量佔據中層官吏的位置、




畢竟打仗漢人或許要遜色一事,但在做官這事,漢人可以自信地對五胡的精英表示,不是罵人,而是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面對同樣的有提拔資格的人,一個是能辦實事、以和為貴的漢人官吏,一個是奉行拳頭為尊的胡人,朝廷會提拔哪個,簡直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朝廷能保證權益的胡人,僅僅是帝族十姓,和鮮卑本部,其它的部族,差不多都被邊緣化了。




元恪對的辦法就是廣傳佛法,希望能消解人們心中的暴戾之氣,對一些信佛的官員加以讚賞。




於是,各地佛寺蔓延,大家把信佛當成晉升之階,整個國家,如今居然已經有了百萬餘的僧尼,而且數量還在急劇上升。




“唉,上次在元宏那看戶部的典籍,北朝整個戶口,我推斷也不過是在兩千餘萬,人心哪是佛法能平的,”蕭君澤微微嘆息,“你覺得,離朝廷亂起來,還有多久?”




崔曜按下心中激動,只覺得終於快了,於是果斷道:“少則五年,多則十年,朝廷必生大亂!”




蕭君澤微微點頭:“差不多,該怎麼準備,你便去準備吧。”




想要席捲天下,需要的錢糧武器,都到了該準備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