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月下 作品

第 235 章 準備中





兩個狗子和一個大狗越說越興奮,最後狗子們甚至坐起來開了茶話會。




然後……




賀歡和自家兩個崽兒一起,抱著被子,被趕去了隔壁臥房。




三狗呼天搶地,一家之主卻是鐵石心腸,不為所動,青蚨聽得打哈欠:“得了,早點去睡吧,你們再鬧,是要加刑期的。”




主上的性子,他才是最懂的人啊。




-




家裡有了專人帶孩子,蕭君澤的空閒立刻就多了起來,他甚至可以中午不回家,晚上很晚才歸,賀歡倒是走的晚來的早,可沒有了阿蕭,三個人就像帶著天河一邊的牛郎父子,怎一個可憐得了。




不過這些煩惱,都不是崔曜和斛律明月需要在意的。




他們的事情可多得很,就需要主上來調解了。




襄陽城這幾年發展極為迅速,但也積蓄了許多的矛盾。




其中最大的,便是與洛陽朝廷的矛盾。




“這幾年來,洛陽那邊雖然沒有明著動兵,卻也一直將各地起事的難民驅逐到雍州地界,”崔曜有些無奈地道,“其中關隴地區的各種起事最多,這兩年來,青州地區也有零星起事,不止如此,他們還把許多罪犯發配到雍州附近,就等著他們悄悄逃來……”




他對此事頭痛已久,這四年來,北魏皇帝元恪的信佛幾乎有走火入魔的趨勢,不但親自講法,還廣邀佛門高人舉辦法會,於是國中崇佛之風日盛,各家爭修石窟寺,遍地都是供養人。




但禮佛可是需要錢的,其中最大的耗費尤以熔銅鑄佛為主,一座普通的一丈高銅像,便要耗費銅六千餘斤,換成銅錢便是近兩百萬錢。




以至於北魏近年來,銅錢越發稀少,襄陽的鐵幣開始在南北兩朝蔓延,把好好的雍州也弄出了錢荒。




“本來北朝是可以把布帛當成錢幣的,”崔曜說到這事也有些無語,“但以前一匹布帛五百錢,十分穩定,如今咱們襄陽的布帛日漸廉價,把北方布價已經從五百錢,打壓到兩百餘錢,看著還能繼續下降,於是大戶人家便不再儲備布帛了……”




這事的連鎖反應還不止於此。




“因為布帛價賤,北朝如今局面越發不穩了,”崔曜說起這事,看主上的眼神便帶了些敬畏,“大量普通農戶,交不起絹稅,只能典賣田地,或舍家為僧尼,或賣身為奴僕,各地皆有盜賊匪,以至於明月的族人們想




要南下交易,都汪敢再走幽州,而是要走關隴,或者另外從海路而來……”




北魏朝廷的稅是分夏稅和秋稅,每戶是三匹絲、二斤絮、絲一斤、粟二十石,後來因為改革後要為官吏發餉,又加了三匹絲綢和谷二斛。




其中的夏稅就是絹布,相當於財稅和糧稅,但因為布價下降,以前一匹布能換的軍資,現在需要兩三匹了,於是為了維持國用,便只能加稅。




可一戶人家,原本男耕女織,生產力上限就在那裡,根本達到不要求,於是便只能將生絲賣了,換錢買布,以供絹稅——北方生絲產量因此大漲,可就算如此,有些小家小戶,也達不到要求,只能破產。




如今,整個北方,幾乎都成為雍州的蠶繭原材料產地,還有大量的破產人口,因為各種原因,向雍州逃亡。




但這打壓了雍州本土的生絲價格,那些各顯神通潛入雍州的流民們,更是給雍州的治安造成巨大困擾,斛律明月手下的將領,拿他們刷軍功刷得手軟,但來的人卻只多不少,每天刑徒人數的增長,更是給雍州本就薄弱的糧食生產帶來的巨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