瓏韻 作品

第 171 章

承安帝:“信可以不截下來,但這盧家定要處置。私通叛黨,其罪當誅!”




雲舒的手指在扶手上輕輕敲了敲,沒說話。




盧家,盧修賢所在的盧家。




盧修賢也是雲舒的老熟人了,兩人因為玻璃鎮紙合作各取所需。如今他成為大雍太子,盧修賢也已經是盧家默認的少家主了。




此前盧修賢還為丁嘉禾提供了前太子的相關線索,只是他來京都的時候,盧修賢已經回了老家,兩人此次並沒有見著。




盧修賢,作為盧家的未來的少家主,即便要選擇戰隊,也不應該舍他,而取遠在東北、勢力遠不如他的燕王吧?




-




此刻,京都盧家的宅院裡,剛吃過藥的盧修崇正歪靠在榻上,屋內的炭盆裡燒著價值千金,連承安帝也捨不得成天使用的雅羅新炭。




即便是數九寒天,屋內依舊熱得讓人出汗,甚至還需侍女在一旁打著扇。




室內侍女二十餘人,除了負責打扇的兩人外,還有負責奏樂的,負責捶背捏腿的,負責端水餵食的,就連各類水果餐盤也不是放置在案桌上,而是一人一盤高舉過頭頂在一旁候著。




每樣嘗過後,便退到後面去,換其他人上前。




所有人均赤著雙腳穿著單薄的紗衣,鶯歌燕舞,盡顯奢靡。




暖氣燻得人昏昏欲睡,有人打簾進來,躬身彎腰來到近前,小聲稟報道:“少爺,消息已經送出去了。”




盧修崇閉著眼點了點頭,張嘴被喂進去一顆葡萄,嚼了嚼道:“被發現了吧?”




來人低頭應道:“嗯。”




盧修崇睜開眼,歪過頭,身邊的侍女立即端來盤子。盧修崇吐出葡萄籽後,繼續靠了回去,舒服地嘆了口氣,頗為愉悅道:




“盧修賢不是靠著那玻璃生意,在眾人當中脫穎而出,得到家主重視嘛。如今距離少家主只有一步之遙了,不知為燕王傳信的事被發現後,他能不能擋住夏王這尊煞神的怒氣,哈哈,我現在真是萬分期待了呢。”




來人忍了忍還是勸道:“可是少爺,此番可謂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屬下怕盧家會因此受到牽連,得不償失啊。”




盧修崇根本不為所動,“如今盧家的人還不夠多嘛?少一點又何妨,他們不死,我如何有機會掌家?”




來人還欲再勸,但看了眼盧修崇塌邊放著的玻璃藥瓶後,最終還是將話給嚥了回去。




少爺痛恨因玻璃而受家主重視的二少爺,因此也恨上了一切玻璃品,但這東西卻是個例外。




他正走著神,就聽到榻上的盧修崇突然問道:“顏家那邊怎麼說?還不願意嗎?”




“顏家主不在京都,京都事情俱都是顏如意在負責,他說除非是盧修賢親自上門,否則免談。”




盧修崇冷笑一聲,“他還真的是一往情深啊,只可惜盧修賢看不上他。如今盧修賢回了曹澤,要與崔氏聯姻……”




說到此處,盧修崇德臉色突然變得難看,與




崔氏女的聯姻原是他為自己向家主提議的。他想借著崔氏的勢力,重新回到盧家的權利中心,卻沒想到最終便宜了盧修賢。




這如何能不讓他恨。




盧修崇突然想到一個主意,頓時喜笑顏開,對自己的總管說:“你,去顏家提親。”




總管一愣,不明白這是提的哪門子親。




盧修崇頗為自得道:“他顏如意不是喜歡男人嗎,盧修賢不要他,那本少就大發慈悲勉為其難收了他。”




雖然他並不想要盧修賢不要的人,但顏家勉強算是新貴,雖比不上老派世家,但對如今的他來說,也能借一點勢。




況且就算他娶了,日後待他得到盧家後,再找個理由將人休了便是。他又不是沒腦子的夏王,說些什麼不休妻不納妾,只要一人的笑話。




總管沒料到他居然這麼敢想。




那可是顏家主捧在手心的弟弟,他家少爺也不怕被人打死?




總管只能嘴上先應下,生怕盧修崇讓他現在就去,立即找了別的話題。




“少爺,楊氏那邊傳來消息,他們已經準備好了……”




而這個楊氏,便是京都地區最大的世家大族。




大雍建國之初,便大力推行科舉制,將原先只能由高官舉薦參試的方式,改為平民亦可報名參加的科舉,大家公平競爭。




這一舉措對於天下寒門及普通百姓是利好,但卻不利於世家大族。




原先的教育資源全部集中在各大世家手裡,其他人要麼沒有途徑學習,要麼有了學識後,也得從世家大族手裡獲取為官的資格,由他們舉薦後,方可參與朝廷的提拔考核。




而這樣舉薦為官的方式,也將舉薦者與被舉薦者緊緊綁在了一起。在他們的心中,帝王並不是排在第一位的,提拔他們的恩師才是。




以至於朝堂之上各派系分明,而世家大族的勢力也越發龐大。




而推行科舉制後,學生們只要繳納束脩便可進入各級官學學習,雖資源上仍舊有差距,但至少多了條路。




最重要的是,學生入朝為官,不再是世家大族說了算,而是靠他們的真才實學。這才是打擊世家大族,讓他們開始式微的真正原因。




這個問題,各大家族都看在眼裡,雖然他們的影響現在還在,但那也只是暫時的。




說不定資源差距持續被縮小,再過一兩百年,他們的優勢不在,到了那個時候,各大世家可能就得從世間消失。




所以世家想要改變,他們需要一個聽他們話,為他們世家爭取利益的帝王,而云舒絕對不是他們的首選,甚至連候選都算不上。




因為雲舒一來京都,便下手整治官場,將他們在朝中的勢力,幾乎拔除乾淨。




留在京都的這些世家,紛紛懷疑夏王此舉就是有意拿他們開刀,再次削弱他們世家的力量。




他們自然不能坐以待斃。




-




為了防止其他人進來守靈,從而撞破承安帝活蹦亂跳並沒有死的事實,雲




舒對外宣稱由自己一人為承安帝守靈二十七天。




而這日一早,雲舒剛在靈堂裡與承安帝共進早餐,並進行了親切友好的會談時,突然接到了文人學子再次聚集到了天道場,痛斥雲舒不仁不不義忠不孝,不配為君的消息。




京都的輿論風向一直對雲舒不利,各種小道消息不斷,雲舒知曉那些動作,卻並沒有去管,而是任由輿論發酵。




承安帝這些日子被雲舒氣得不行,這會兒也學會了雲舒的毒舌,聞言不禁道:




“上馬能安天下,下馬能治太平,才是為君之道。你只想著以強權強壓,被世家利用此來攻擊你,也是正常。治國不比打仗,不是光有蠻力就夠的。”




文人造反雖不致命,但卻於名聲基業有礙。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旦百姓不認可,日後只會有更多人舉起反旗,以文人口中的不忠不孝為由,推翻當朝統治。




承安帝見雲舒不反駁,頓時就以君父的身份,繼續數落道:




“你以為治理天下那麼容易?帶著人四處打,將人打服了就行?殊不知他們表面上服了,但是暗地裡卻心懷鬼胎,想著如何將你一招斃命。所以……”




承安帝侃侃而談他的治國之道,也算是第一次給雲舒講如何為君。




雲舒不動聲色地聽完,吃完後放下筷子,終於有了說話的空,不鹹不淡道:“如今大雍這局面,便是你為君之道治理下的結果?”




承安帝:“!!!”




雲舒擦了擦嘴,道:“行了,我吃好了,得去處理你留下的爛攤子了,你在這……”




他掃視了一圈慘白的靈堂,慢慢吐出幾個字,“慢慢吃。”




承安帝:“!!!”




他將筷子狠狠摔在桌上。




氣都氣飽了,還吃什麼吃!




雲舒見他這樣,拍了拍他的肩,“不過我想了想,你剛剛說的也不全是廢話,有些地方還是有些道理的。”




待雲舒走遠,承安帝將桌上的筷子重新撿了起來。




他說朕說的有道理,那就勉強原諒他這一次的忤逆。




吃著吃著,他又想到:剛剛他說的也有些道理,如今這個局面,說明也不能完全按照朕的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