瓏韻 作品

第 3 章

雲舒舌燦蓮花地誇完後,又一臉孺慕情深地盯著承安帝,清澈透亮的眸子裡,全是他偉岸英勇的父親。




被這樣一位兒子如此全心全意地看著,承安帝心中一片柔軟,竟然第一次感受到了他期盼多年的父慈子孝。




他一改往日的嚴肅,頗為慈愛地拍了拍雲舒的腦袋,“都是弱冠的年紀了,怎還如此不穩重,還不快起來。”




嘴裡說的是訓斥的話,但卻一點力度都沒有,在場的皇子和朝臣都忍不住看了一眼乖乖起身的雲舒,心裡忍不住重新估量起這個重新進入承安帝視線的十五皇子。




雲舒臉頰微紅,不好意思地起身,往後退了兩步,重新對承安帝施了一禮,“父皇教訓得是,兒臣記住了。”




承安帝滿意地點了點頭,也沒開口讓他出去,而是讓他在一旁旁聽。




在承安帝看來,其他成年的皇子都在場,之前是看雲舒身體還沒恢復,沒讓通知他,既然現在雲舒來了,那就讓他留下來一起旁聽。




然而就是這一舉動,讓其他人又不免多想了起來。畢竟在他們看來,十五皇子所站的位置,離陛下過於近了,這可是其他皇子沒有的待遇。




在雲舒進來之前,眾人剛恭賀過承安帝一輪。由於西州是先帝在位的時,落入突勒之手,因此西州大捷,算是承安帝完成了先帝遺願。




於是,六皇子云瑋提議此次大捷合該普天同慶,讓大雍百姓也跟著高興高興。卻被九皇子云佑以太子頭七未過靈柩尚停於東宮內,給直接否決了。




九皇子云佑是端惠太子一母同胞的親弟弟。




左相王居明也贊同雲佑的觀點,提議此事不宜太過張揚,張貼喜榜就夠了,畢竟端惠太子薨逝不足七日。此刻普天同慶,會讓人覺得皇家親緣淺薄,承安帝早就對先端惠太子不滿。




承安帝喜悅的心情,直接被這兩人給澆滅了,這才有了雲舒進來時,承安帝嚴肅僵硬的臉。




這會兒承安帝被雲舒哄好了,又和氣地問了起來。




“諸卿還有何提議?”




普天同慶自然是不能了,但是他還是希望有什麼別的好方式,讓他好好地炫耀一下。




右相蕭蕪悄悄給戶部尚書杜昌明遞了個眼神,隨後杜昌明施施然出列,對著承安帝拱手施禮。




“回陛下,西州本就是我大雍國土,現如今蕭將軍將失地收復,臣以為應當儘快在西州重設州府,同時減免西州賦稅。突勒殘暴,我西州百姓這幾十年必定受了許多苦,該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大雍來自陛下的恩典了。”




杜昌明此項提議,眾人皆點頭表示認可。




西州在河西走廊以西,遠離中原,境內土地貧瘠且多荒漠,百姓多以遊牧為主,雖與中原文化相差甚遠,但畢竟是自己的國土,理應儘快派人去治理。




杜昌明此舉,於公是替大雍的西州百姓著想,於私是提醒承安帝,該給右相蕭蕪的兒子蕭謹行封賞了。




蕭謹行乃是此次西進的大將軍。




說到蕭謹行,這也是一位奇人。




他的祖父官至中書侍郎,父親更是當朝右相,但他對文卻毫無興趣,自小就愛舞刀弄槍。十三歲時,蕭謹行因為不學無術被其祖父丟進國子監讀書,沒想到他入學當天就將一眾勳貴子弟打得趴在地上喊爺爺。




後來更是成了國子監一眾紈絝的頭頭。他的父親蕭蕪是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那麼多二十出頭的皇親貴胄會聽他一個十三歲少年的話。




蕭蕪最後無法,只能將他扔到軍營去,希望他能夠改邪歸正。




沒想到蕭謹行入了軍營,卻如魚得水,混得越來越好,甚至當上了校尉,蕭蕪這才絕了讓他以文入仕的念頭。




十年間,蕭謹行從籍籍無名的普通士卒,一路升到了可統領幾萬軍馬的將軍,這次更是收復了丟失近五十多年的國土,這怎麼能不讓蕭蕪開懷。




他藉由杜昌明的口,替自己的兒子多要一些利益。




要不怎麼說“朝中有人好辦事”呢。




承安帝:“那就在西州重設西州府,謹行升歸德將軍,任西州刺史兼司馬。”




歸德大將軍是從三品,而西州因為地理位置偏僻,所以西州刺史只能算是四品。只不過將軍和司馬是主管軍事的,而刺史則是一地最高行政長官。




也就是說蕭謹行已經不僅僅是一名武將的身份了。




蕭蕪對此還是較為滿意的。他躬身代蕭謹行謝承安帝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