瓏韻 作品

第 2 章

按大雍慣例,皇子滿十六後即可封王,在宮外設王府,府內會配齊一干幕僚。等到他們成年後,則帶著王府幕僚離京就藩。




當然也有例外。




承安帝幼時身體不好,被養在宮外寺廟中,從未感受到來自先皇的寵愛,這是他人生中一大缺憾。分外羨慕民間父慈子孝的承安帝,在登基後更改了成年皇子封王后必須就藩的規定,將這些兒子全都留在了京都。




對於承安帝的這一舉措,皇子們自然高興得很。




就藩就意味著遠離權力中心,而留在京都,他們不僅可以在承安帝面前刷臉,還能私下拉攏朝臣排除異己。




而同時他們還有支持自己的母族,幫自己出謀劃策的幕僚,想要向上更進一步,也不是不可能。




當然,這些皇子裡,不包括雲舒。




兩月後九子奪嫡正式拉開序幕,他繼續留在京都,只會成為哥哥弟弟們爭權奪利的犧牲品。




三年後四王又會起兵造反,屆時各地還有趁亂豎起反旗的其他勢力。屆時整個大雍一片亂象,對於無權無勢且身處權利漩渦中心的雲舒來說,單純逃離皇宮,是萬萬不夠的。




他需要一個機會,一個可以封王,且儘早前往封地就藩的機會。




不待雲舒等到時機,就先出現了變故。




按例,太子薨逝,皇帝輟朝五日,宗親及四品以上官員命婦,需著素服入宮守孝五日。同時,太子靈柩停於東宮七七四十九日,後葬入王陵。




朝臣忙碌的五日,是雲舒最舒心的五日。




禮部那些人怕雲舒一通折騰,會把自己好不容易撿回來的小命,又給折騰沒了,到時候不好跟陛下交代。於是也就沒揪著禮法不放,對雲舒在偏殿休養的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




然而五日後,皇后從喪子之痛中恢復,得知與太子同飲一壺酒的雲舒,竟然還活著的消息,頓時心中不忿起來。




雲舒他怎麼能活著?




他怎麼敢活著?




他就應該替她的兒子去死!




雲舒本就是皇后身邊的宮女在皇后懷孕期間,爬了龍床才生下的。不管雲舒的母親是自願,還是被迫,對於皇后來說,這就是身邊人對她的背刺。




當初雲嬪懷著雲舒,後宮眾人都盯著皇后,看她會不會對雲嬪下手。受掣於眾人,皇后堵著一口氣,上不去也下不來,好生不痛快。




她原打算等雲嬪生下孩子後,再收拾對方,沒想到雲嬪直接難產死了,讓她一口氣徹底沒了出口。




而且雲嬪生下的還是皇子,皇后雖然已經有了兩子,但那一胎卻是個公主。這讓她心裡更加不痛快。




於是雲舒小時候在宮中的處境一直很不好,吃不好穿不暖是稀鬆平常的事。也就後來大一點,被太子看中才稍微好一些。




皇后這會兒新仇舊恨加在一起,恨得掌心都掐出了血印。




在她看來,太子的死,雲舒要負全部責任!




一個試毒的,居然沒能試出毒來,害得太子誤食了毒酒,丟了性命。




他怎麼有臉還活著?!




前來宣懿旨的內侍是皇后身邊的人,他不屑地看了一眼從病榻上下來的雲舒,抬著下巴倨傲道:




“十五殿下,端惠太子生前那般喜愛您,為端惠太子守靈是您的福分。”




端惠是太子的諡號。




懿旨上所說的守靈,可不只是守七七四十九天,而是此後餘生都得在王陵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