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當宋 作品

第三百九十九章寧為孤臣,不為群黨

  當然,天家也有自己的威脅,“兄終弟及”之事在大宋開了一個極為不好的先例,也讓大宋的宗室成為最大的隱患。

  無論是王曾還是呂夷簡都知道,只有讓劉娥垂簾聽政,才能讓大宋的政權平穩過度到官家有能力親政的時候,否則會出現什麼樣的局面誰也不知道。

  在葉安的眼中,朝堂上的各個勢力之間的盤根錯節、借力打力、相輔相成已經亂成了一鍋粥,雖然宋代對朝臣算是待遇最好的王朝,文臣之間也顧及著“只論公事不毀私德”的約定,但就是因為這種“底線”使得互相攻訐起來更是肆無忌憚。

  說到底就是失敗的代價並不嚴重,即便是在政治鬥爭中失敗了,也不過是遠竄邊州,身上依舊還是官身,曾經的威名還在,到了地方上依舊是一方大員。

  這才是宋朝被歷朝歷代文人奉為最好時代的原因,而這一點到了後世卻是恰恰相反,尤其是明代,當官甚至是有極大風險的行業………………

  朝堂上的“亂”葉安看的清楚,自然便不希望自己攙和其中,但要打破其中的種種規則,唯一的辦法就是讓自己成為孤臣。

  好在文臣還是非常重視孤臣的,畢竟名節在那裡,誰也不希望背上一個攻訐忠良的名頭。

  葉安的本意是發展商業,反正自己是趙禎的先生,只要把這個皇帝向正確的方向引到,用強大的商業模式促進這個社會的發展和轉變,最終便一定能讓這個時代走上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至於位高權重?說真的葉安不稀罕,什麼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那些都是扯淡,當你做到這種程度的時候,便距離真正的毀滅不遠了,無論是其他勢力還是帝王都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的出現。

  在皇帝看來,天下權是自己的,在朝臣們看來,天下權是所有文臣士大夫執行的,你再強大,又算個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