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當宋 作品

第三百九十九章寧為孤臣,不為群黨

  宋綬在稍稍詫異後,當即笑著叉手道:“葉侯果然有君子之行!當以規矩而自律之,我輩不如也!”

  這是赤裸裸的誇讚,在他看來葉安的舉動表明了一點,他不是寵臣,也不是倖臣,而是孤臣!

  若非是孤臣能在這時候落了聖人的臉面,若非是孤臣能在王曾和呂夷簡暫避王欽若鋒芒的時候出言不遜得罪王欽若?

  唯有陳琳和藍繼宗在心中冷笑,他們看向宋綬的眼神充滿了憐憫,葉安是什麼人他們兩太清楚了,沒有十足的把握,葉安不會這麼做的。

  兩人甚至猜測,葉安必定有辦法在聖人面前把話圓回來,至於王欽若,他雖然貴為參知政事,但文臣之中的上下高低有時會因為一個人的對錯與否而變得不那麼重要,得罪他甚至能獲得不少文臣的好感,比如眼前的宋綬自己,就已經對葉安讚歎有加了不是?

  朝堂上各方勢力之間的交鋒已經愈發的明顯了,葉安不知道是誰在暗中對自己出手,但有一點他卻知道,自己即將面對真正雲波詭譎的朝堂和政治了。

  之前的自己一直遊離於朝堂之外,心中想著的也是自己的生意,但現在不同了,從過了年開始,他便已經開始在司農寺坐衙,司農寺少卿的差遣足以讓他看到朝堂上的許多爭端。

  不願做劉娥的棋子,也不願做朝堂之中大佬們的棋子,葉安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變成一位孤臣……

  寵臣是不行的,倖臣也是不行的,這兩者都會讓他和劉娥攪在一起,或是與後黨攪在一起。

  為什麼朝堂上會出現包括王欽若在內的三股勢力?

  那是因為各方之間都有自己的利益謀劃,王欽若的出現不光讓劉娥有了極大的助力,也可讓她放棄對呂夷簡的扶持。

  呂夷簡是後黨嗎?是也不是,他表面上是支持劉娥垂簾聽政的,但依舊維持了一個文臣該有的體面和行事準則。

  在有些事情上他敢於利用自己的力量與劉娥抗爭而據理力爭。

  此次呂夷簡與王曾配合,堅決抵制劉娥著天子服飾參與親耕便是最好的證明。

  從始至終葉安都不認為呂夷簡會成為後黨,因為史書中有無數的細節和小事證明過他,這個膽大包天的老臣只是為了權利而暫時配合劉娥,甚至為了自己的權相之路而反噬其主。筷書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