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10 作品

437 一介武夫崔令安


  視線中,那人身穿廣袖文官袍服,玉冠束髮,生著一張春山拂曉般的面孔,本是令人心曠神怡的長相,然而此刻落在崔璟眼中,卻有莫名礙眼之感——

  而那“礙眼之人”已經笑著抬手,與他施禮道賀:“恭賀崔大都督大軍凱旋。”

  這不是旁人,正是自東羅折返的魏叔易了。

  很快,另有七八名身穿不同品級袍服的官員出現,皆上前來,與崔璟道賀。

  崔璟抬手還禮,面上沒有情緒:“崔璟不知諸位大人來此,或有慢待之處,還請包涵。”

  吳寺卿連忙擺手,道:“是我等於途中聽聞崔大都督大敗靺鞨鐵騎的喜訊,是以便擅作主張,來此叨擾恭賀……”

  魏叔易含笑頷首:“正是,是我等不請自來,需請崔大都督見諒才是。”

  他們於正月十二,從東羅啟程返回大盛,自安東都護府處得知康定山已死,薊州與營州均已平定的戰況之後,魏叔易便選擇換了條路走。

  途中,聞聽崔璟大勝,在魏叔易的提議下,一行使臣便乾脆在幽州多停留了數日,半是歇整,半是道賀與道謝。

  謝的自然是當初崔璟派兵相援之事。

  “崔某未曾幫得上什麼忙。”崔璟說話間,看向一旁正聽常歲安低聲說話的常歲寧。

  亦有官員難掩讚歎之色地道:“此番崔大都督未費一兵一卒,便取回了薊州與營州,並使平盧叛軍及時回頭,不單是大功一件,更是恩德無量啊。”

  崔璟依舊看向常歲寧,一絲不苟地道:“此事全憑常刺史不遠千里前來相助,崔某一介武夫,不過是依從常刺史之策行事而已。”

  常歲寧聞言抬首看向他:“?”

  她固然是有些厲害的,但怎麼這厲害,全成她一人的了?

  魏叔易則默然咂舌——好一個“一介武夫崔令安”啊。

  不遠處的長吉也嘴角一抽——這與他家郎君那句“人老珠黃魏叔易”有何區別?

  得崔璟此言,眾官員們自然而然地便將讚歎奉承的中心轉移到了常歲寧身上。

  譚離真心實意地讚歎道:“原來薊州城中之計,竟出自常刺史!這數日來,竟也未曾聽常刺史提起過……如此環環相扣,兵不血刃之妙計,實乃謀道奇才也!”

  常歲安聽得這“奇才”二字,不禁眼睛一亮,看向譚離——知己!

  常歲安與有榮焉地道:“妹妹倘若不做將軍,做個軍師也是一等一的奇才!”

  常歲寧從善如流地點頭:“嗯,哪日若不打仗了,我便改行做個軍師。”

  “如此軍師,出世必引四方爭奪!”

  “豈非大材小用了?”

  眾官員們打趣說笑起來,氣氛是別樣的融洽。

  大盛文臣與武將之間歷來算不上和諧,但此時此處此境,卻造就了這不同的氣氛。

  於吳寺卿一眾官員而言,他們得常歲寧與崔璟搭救在先,而此時又逢大捷,且是這樣難得的大捷——

  他們此番身處關東之境,這場勝仗也直接保障了他們的安危,否則若幽州失守,任由靺鞨鐵騎踏入內境,他們想要折返京師都是難事。

  國朝利益固然是一方面,但更加容易使人心生感激慶幸的,還是眼前自身的安危,這是最切實的人性使然。

  再者,他們這一路來,見到了太多戰亂之下的悲慘之象,愈發能夠體會到殘暴的戰事對國力及百姓民生的摧殘之重,此番能夠如此安穩地收復薊州與營州,便顯得實在可貴。

  此次,除了擊退驅逐靺鞨異族,這一遭不得不戰的對外戰事,對內,的確當得起兵不血刃四字。

  魏叔易看向了常歲寧。

  所以,她那時說“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竟是為這兵不血刃而來嗎?

  在心中念著這沉甸甸的四字,再加上此刻在一眾佩甲將士們的圍繞下,他似乎看到她“從前”領軍時的模樣了。

  去歲一整年裡,他曾多次翻閱過她煊赫的戰績,卻終究只是翻看而已,直至此時,看著這樣一個人站在她昔日創立的軍中,那一切記載的文字有了實形,從那些功績冊中走了出來,成為了她的刀,她的甲,她的戰馬,她的意氣風發與不拔之志,同時也終於凝成了一個真切而完整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