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二千零七章 再請募兵

  一旦,明朝走入這個死循環,那明朝勢必會走入一個農民起義的汪洋噩夢。

  那大明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愛讀免費小說app無廣告、更新最快。為了避免轉馬丟失內容下載: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敬請您來體驗無廣告閱讀app愛讀免費小說app

  甚至,從某種角度也可以這麼說,募兵制是壓垮大明的第一顆稻草。

  歷史上,在萬曆三大徵時期,募兵已經是明軍的主力了,糧餉開支已經佔了當時大明年度總賦稅的一半了。

  糧餉開支這麼大,朝廷還有多少錢造兵器,還有多少錢給官員發俸祿,還有多少錢修河工,還有多少錢賑濟百姓,還有多少錢發展經濟?!

  光農民起義就已經讓大明重傷了,當黑山白水間的勁敵向帝國發起衝鋒時,帝國的滅亡就成必然了。

  如此看來,說募兵制是壓垮大明的第一根稻草也不無道理和依據。

  可是,如今江南倭患如此嚴重,不募兵又不行。

  這可如何是好?

  如何既募兵,又少給朝廷增加糧餉負擔呢。

  朱平安皺著眉頭,沉思了良久,怎麼也想不到一個兩全其美的答案。

  “這該怎麼做呢?”朱平安自言自語,在宣紙上寫了“衛所”和“募兵”還有“糧餉”三個詞語,一遍又一遍的看著這三個詞語,沉思了起來。

  一遍又一遍

  一遍又一遍

  忽地,一道靈光閃過了朱平安的腦海,朱平安連忙拿筆在宣紙上記了下來,在“募兵”和“衛所”兩個詞語上畫了一條線,將它們連了起來。

  既然衛所不堪,必須要募兵,那為何不根據募兵的數量,來相應減少衛所軍戶呢,反正衛所現在又不堪一用,將他們由軍戶轉化為普通百姓,將一部分屯田轉化為普通農田,讓這些軍戶轉民戶來耕種這些土地,繳納的賦稅來彌補募兵的糧餉。

  雖然,現在衛所制度下,軍戶也要納糧,比例甚至達到一半之多,但是由於衛所的腐敗,軍戶納的糧大都進入到軍官的口袋了,軍戶也成了衛所軍官的奴隸。

  還不如朝廷下令,直接將相應的軍戶轉為民戶呢,省的他們被衛所軍官盤剝。

  至於一個募兵得多少軍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