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三百章 鶴年堂

  “此匾中字,翩若驚鴻,骨氣通達。市井之中竟有如此書法......”朱平安抬頭看著鶴年堂三個字,這人書法似乎還在自己之上,不由有些感慨。

  “子厚,好眼力。”王世貞本來就是想給朱平安指這個牌匾的,不過看到朱平安一眼就注意到了這牌匾,便笑著稱讚道。

  “文生,子厚,此處不宜久留。”張四維似乎對這個鶴年堂有些反感。

  “為什麼?”朱平安有些不解。

  “就是啊,子維,你著急什麼。”王世貞也是困惑不已。這個地是他前不久才發現的,偶然路過這家藥店的時候發現了這個牌匾,當時就被這個牌匾上的字體所吸引了,因為當時有事,只是匆匆看了一會便走了。這次路過,便忍不住要領朱平安他們過來一同欣賞這個牌匾。本想這次好好看看,可是聽張四維說此處不宜久留,王世貞也是很難理解。

  張四維沒有當場回答,而是等王世貞和朱平安看完牌匾離開鶴年堂後,稍遠一些。才將原因給朱平安和王世貞道了出來。

  原來這個位於菜市街西北角的鶴年堂是嚴嵩嚴首輔家的後花園,這藥店就是即害人又治病的老宰相從政之餘所投資開設,取名寓意“松鶴延年”。嚴嵩這些年來名聲可是相當不好,儘管權勢滔天。可是在一些清流看來,卻是敬而遠之。

  “什麼,那就是說牌匾是嚴......寫的?”王世貞臉色有些不好,像是吞了蒼蠅似的。

  張四維點了點頭,得到確認後,王世貞臉色更難堪了。就像看到了豬啃人參似的。

  “唉,可惜了。”王世貞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

  在歷代書法評價中,書品和人品是一個血肉相連的整體,人品歷來高於書品,書法是人的學識、才能、品質高度融合的體現。對於人品低下的書法作品收藏家中,等於收藏了邪惡之氣,不僅玷汙了家風,也有損於自己的人品。

  所以,王世貞才會嘆息不已。

  “原來是這樣,難怪,可惜了”

  聽了張四維的解釋後,朱平安點了點頭,原來是嚴嵩寫的,怪不得,嚴嵩可是歷史上三大奸臣書法家之一,在後世有一個關於嚴嵩書法的典故:說是北京貢院的大殿匾額上“至公堂”三個大字,是嚴嵩所書,清朝時期當乾隆帝得知這個事實後,便想把它換掉,便命滿朝能書者寫這三個大字,他自己作為喜好舞文弄墨的天子,也寫數遍。然而他發現,自己的御筆和其他人所書,都不如嚴嵩,只好作罷,仍然讓奸臣的字高高懸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