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H2M客運版

為了繼續降低成本,新遠又和航天局一起開發了最新一代的艙內宇航服,往好了說是極其輕便,不好聽的就是性能很差,只能說湊合。

它的唯一目的就是在航天飛機出現意外的時候,保障裡面的人類能順利撐過120分鐘而不是暴露在真空下因血液沸騰和窒息而死,這期間航天飛機趕緊返回地球,進了大氣層內就能挺過來了。

這樣的宇航服再加上批量製造價格能壓低到150萬左右,而且只要沒暴露在真空下過可以一直重複使用,又能降低一大筆成本。

11點整,3名機組和7名乘客在新遠航天發射場2號工位,由新遠五號甲火箭送上了太空,然後進行自己的24小時太空之旅。

也是在這一天晚上,林炬在瓊州發射場的1號樓看到了已經吊裝了大半的長征十號。

芯一級和四枚助推器已經安裝完畢,只欠缺上面級。

和新遠幾型火箭首發喜歡用配重充當上面級不一樣,航天局的這枚長征十號遙一火箭是全狀態的三級火箭,理論上是能把載荷打向月球的。

站在總裝大樓的最底部,林炬和大佬由雲洪軍陪同,一起仰望著高大的長征十號火箭。

因為同樣是採用四枚液體助推器的結構,有時候長征十號會讓人覺得是大號老長五,但實際上長征十號的5米級助推器高度就有40多米,差不多能趕上老長征五號乙的整體高度了。

為了提高製造速度,長征十號採用的是通用芯級,芯級和助推器是一模一樣的,高度、直徑、發動機數量都一樣,這就使它的一級會跟助推器幾乎同時耗盡燃料。

所以二級設計的比較長來延長工作時間,以繼續將載荷和三級送入軌道。

這使得長征十號的整體在加上逃逸塔後也超過了110米,同樣比土星五號更高。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