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H2M客運版

到時候堅定號都不夠用了,可能會造一架h2m的近地軌道旅遊版,機艙完全是客機佈局,左右各4個座位,一共24排,可以乘坐192名乘客。

h2m的單次整備成本在1.4億元左右,因為無需更換隔熱瓦,所以相比於h1其實成本都大幅度下降了,發射航天飛機的新遠二號甲火箭因為不需要二級火箭,成本也不算太高,組合體每次發射完的燃料消耗和整備大概需要5.2億元。

192個座位,意味著單個座位的成本只有270萬元。

如果把h2m的客運版造價定在35億,平均100次發射,每次的這就費用就是3500萬,那麼單座成本就是290萬元左右。

假如完全對外商用,每張票價收費500萬元,差不多9次飛行收回製造成本,之後每次飛行淨賺4億左右,飛到100次壽命就能賺回來400億元。

算上中間每15次飛行要徹底大修檢查一次,假設每年飛15次,中間大部分再摻雜自己送人上去,基本上是小賺。

但h2m客運版的最大意義就是能大批量將人送上太空,一次就送近200人上太空。

而且h2m因為特別重,新遠二號甲的推重比也不高,理論上身體健康一點就能上去,不需要額外培訓,跟做客機相比也差不多,就是返回時的速度有點高而已。

這是真正的太空旅遊時代,只要不出意外,那麼h2m客運版的性價比和實用性將無與倫比,成批地讓人員往返太空。

就是風險有那麼億點點大,那可是近200條人命,還是坐航天飛機,恐怕想要批准載人飛行不太容易。

當然這也是迫於無奈,因為就目前的技術來說,在能夠單級入軌的空天飛機之前,航天飛機已經是上太空最廉價的手段了。

不過,即使是成本價290萬元每人依然是非常昂貴,而且想要這192人發揮作用也比較困難,除非搞月球大開發才有可能。

但僅僅是目前堅定號的發射能力,也足夠大佬羨慕了。

早上10點的時候,4個老外和3個幸運車主和林炬一起合影,以示後者為此次飛行任務擔保,然後7個穿著究極簡化版艙內宇航服的乘客就前往發射塔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