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青染 作品

72.鬥米誤差





“這麼厲害?”呼延南音一直覺得庭淵不簡單,雖然不會武功,卻也能看得出來,伯景鬱很在乎他的看法,重要的是會先問他。




杏兒得意點頭:“那是自然。”




正巧杏兒查到了姚玉呈的名字,而他的名字下寫著未發糧,問道:“這個姚玉呈家為何未發糧食?”




呼延南音也朝他看過去。




鄭延輝嘆了口氣,“他家人都死了,而他家是從外地遷移過來的,沒有親人,糧食自然就未發。”




杏兒問:“那這糧食和田地最終會如何?”




鄭延輝道:“會在年底給官府上稅的時候將他們報上去,官府會把他們的田地收回充公。”




杏兒哦了一聲:“那就是說,他們家田還是得種,抽完成全都歸官府。”




鄭延輝點頭:“不錯。”




呼延南音問:“那咱們這小路村一共有多少畝田,要上多少稅?”




鄭延輝道:“我們手裡掌握了大約七成的地,總計有三千六百七十二畝地,一年種兩季,平均一畝地兩石半的糧食,一年稅收三千六百石到三千八百石之間。”




得不出準確的數字是很正常的,他們所用的工具之間會有些許的誤差,數量一多就會出現一些偏差,糧食收稅是用朝廷發的裝糧的袋子來裝,一袋便是一石,要將袋子裝滿等官員過來收稅查驗,糧食沒問題就現場裝車運走。




因此每年往往都會偏差一些,朝廷會給他們寫好□□留作證據。




呼延南音問:“那村裡一共有多少畝地?”




鄭延輝道:“我們這個村總共有五千畝地,其中一千三百二十八畝沒有加入我們的工會,整體的收成是差不多的。”




杏兒道:“那你們村一年上稅就是五千石?”




鄭延輝搖頭:“不,可能會更多一點,五千一百石或者五千三百石,不會剛剛好卡得那麼準,一斗的誤差在五兩內,一斗米是十斤,十鬥米是一石,一石米是一百斤,誤差在五斤內,那麼一石米的誤差就是半鬥,五千石的糧食誤差在兩百五十石左右。”




杏兒哦了一聲,“那是每年誤差都有這麼多嗎?”




鄭延輝道:“那也不一定,每年都不一樣,去年我們的一百四十石,前年的誤差一百六十石,今年還沒開始收稅。”




模具不可能每個都做得一模一樣,所以會有一石糧食誤差半鬥也算合格的模具。




這個確實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杏兒心想:若是有人中飽私囊,豈不是不容易發現。




但這話他沒有當著鄭延輝的面說。




呼延南音道:“官府用的模具肯定是比我們用的要準一些,計算糧食有多少也很難說十分準確,數量一大差額明顯也是可以接受的,一般誤差在百分之五以內都算正常。”




杏兒哦了一聲。




她也查過糧食,都是沒有細算過稅收誤差,都是按照實際報上來的數量算。




也可能是因為庭淵的地不多,每個莊子分開算,一個莊子就算有誤差也是半鬥以內,從來沒有發現過這個問題,所以沒想過會有誤差。




可若真有人從中獲取利益,那也不是一件難事。




杏兒問:“你說這家人都死了,他們是怎麼死的呀?”




鄭延輝見杏兒感興趣,於是便給她說道:“他們家的姑娘被之前來村裡收稅的官員看上姦汙了,那姑娘回來之後就上吊自殺了,後來他們一家跟著也死了,被火燒死的,誰也不知道是真的被火燒死,還是被那收稅的官員給弄死的。”




杏兒詫異:“還有這種事?那這個殺人的狗官怎麼樣了?”




鄭延輝:“聽說是要押解上京,估摸著是活不長了。但說實話,我與那官員多次接觸,他看著倒是個良善的人,聽別的地方的人說,他到了稅收的時候,會提前去村子裡幫那些腿腳不便的人收割糧食,倒是沒在我們村幫過忙,但我看他面善,死的姚家姑娘與他本就關係不錯,倒也不好說是不是姦汙。”




杏兒憂心道:“哎喲,這要是個好官,萬一沒姦汙,豈不是要冤死了。”




“就是說嘛。”鄭延輝也是嘆氣,“不少人想讓衙門徹查,可他偏偏認罪了,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