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青染 作品

72.鬥米誤差





伯景鬱聽他說起姚家姑娘家裡的事情語氣十分平靜,問道:“就沒有人覺得其中有問題嗎?前腳姑娘剛上吊自殺,後腳家裡人就都沒了。”




巧娘:“或許是她給孩子下瀉藥的報應,又或許是她汙衊聞人司戶的報應落在了自己家人的身上,反正不會是聞人司戶乾的。”




伯景鬱:“你給我們指個地方,我們過去看看。”




巧娘:“都燒成焦炭了,還有啥好看的。”




庭淵道:“總該我們得去親眼看一眼,證實一下你的話,要替聞人兄翻案,我們兩家都得付出巨大的代價,若是沒有切實的證據,想替聞人兄翻案也翻不了啊。”




聽庭淵這麼說,巧娘便給他們指了地方:“出門向左,穿過兩條街會看到一口井,往右手邊走兩個路口,有一棵掛滿了紅繩子的老槐樹,順著槐樹往左邊走,門前有一棵柿子樹的就是他們家。”




伯景鬱記住了,又問:“那這姚家人的屍首都埋在了哪裡?”




巧娘覺得奇怪:“你們問這做什麼?”




庭淵道:“總歸要去找個人驗屍,看看這姚家姑娘是否真的曾經被人姦汙過。”




“可這人都死了大半年了……怕是早就成了一堆爛骨頭。”巧娘覺得現在去找屍體怕是沒什麼用了。




伯景鬱道:“我們要救聞人兄,自然要掌握切實的證據,什麼證據都沒有,便是我去了君上面前,那也救不回他,你到底是希望我們救他,還是希望我們不救他?”




“當然是救。”巧娘忙道,生怕伯景鬱和庭淵反悔了。




伯景鬱看著她,那意思是你還在等啥?




巧娘:“她的屍首應該是被埋在了墳場,他們家是外地遷移過來的,在本村沒有祖墳,沒有祖墳的統一埋在墳場。”




“墳場在哪裡?”




巧娘:“出村往南走二里地,有個小山頭就是墳場。”




伯景鬱又問:“如今聞人兄被押解上京,你這裡的糧食可還夠用?”




巧娘道:“倒是還能吃到年底。”




“過了年怎麼辦?”




巧娘搖頭,“或許那時候聞人司戶就回來了吧。”




庭淵心說:他再也回不來了。




可面上他二人神色如常。




伯景鬱道:“我會與工會的朋友說,讓他們定時給你們送糧食,這些孩子該送書孰的就送書孰,還是要好生教育,免得將來走入歧路,我想聞人兄把他送到你這裡,常來探望,也是希望這些孩子將來能與他一樣參加科舉高中進士。”




巧娘:“可我沒有錢送他們去書孰,不是和公子要錢的意思。”




伯景鬱抬手製止了她的話,“一切都會為你安排妥當。”




巧娘忙彎腰行禮:“多謝二位公子。”




庭淵與伯景鬱走出這小院子,回頭看了一眼,院裡有一棵大樹,可惜這棵大樹的葉子已經掉得差不多了。




伯景鬱問庭淵:“你是想去姚家看看,還是先回小院?”




庭淵:“這天光大亮地去看人家被燒燬的房屋,容易引起注意,回小院也過早了些,還是去工會看看他們那頭有沒有什麼發現吧。”




伯景鬱一想覺得也可以,於是兩人往工會去。




杏兒與平安幫著呼延南音核查賬目。




兩人曾經在居安城就幫庭淵核查過,後來又幫著庭淵管理宅子內外,查賬對他們來說很容易。




兩人專業的架勢,便是呼延南音也有些震驚。




他一直以為這兩個人就是普通的丫鬟和僕人,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技能。




兩人查賬的能力與他相比,便也差不了多少。




鄭會長也是極少看到女子如今精通算數,不僅精通算數,寫的字也漂亮。




而且這兩人也不過十七八歲,看著卻像是從小就學這些東西一般熟練。




呼延南音便是從小學起的,他便更對二人好奇,“你們打小就和你家公子學這些東西嗎?”




杏兒一邊撥著算盤,一邊與呼延南音說:“這兩年才開始學的。”




呼延南音驚訝地看著他們:“兩年你們就能學成這樣?”




杏兒道:“準確來說是一年零三個月。”




呼延南音:“!!!”




鄭會長也很意外,“杏兒姑娘如此好本事,為何不做賬房先生,而是留在庭公子身邊做個小丫鬟。”




他覺得這樣的本事當個會長也是綽綽有餘的。




便是他的計算能力也沒有杏兒強,這才來不過一個時辰,便已經核查完了一本賬目,他得算上半天。




撥算盤的速度他兩隻手都跟不上,何況是腦子,可這姑娘不僅能跟得上,還不出錯。




杏兒道:“跟在公子身邊,可比做賬房先生什麼的有意思得多,你那是不知我家公子的好,他可是我見過的最最最好的人,我這所有的本事都是他教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