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青染 作品

47.原本走向





因為這個案子壓根不是為了他準備的,他的闖入是意外,按照這個案子本身的流程走,走向就不會變成如今這樣。




乳孃發現小公子被人刺死在房中,驚慌失措後把人叫來,接著就會有人發現住的最近的表姑娘沒出現,表姑娘作為小公子即將過門的妻子,得算半個主人,小公子沒了自然有人要去支會表姑娘,表姑娘不應聲,就會懷疑她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破門而入發現表姑娘上吊,那麼第一反應就是將人從繩子上放下來,大家就會認為表姑娘是自殺。




人都放下來了,根本不會有人注意到凳子的問題,料定了表姑娘是自殺,必然就要有人好奇為什麼表姑娘要自殺,這時乳孃再將表姑娘與小公子之間門的恩怨糾葛講出來,整個案情就清晰明瞭。




小公子因不滿表姑娘懷孕退婚,要讓表姑娘墮胎,表姑娘知道後一氣之下殺了小公子,然後回房自殺。




這個案件的死者和兇手都出現了,又是楊家莊內的事情,表姑娘已經死了,很大概率下是不報官直接舉辦喪禮,人都埋了以後再想查也很難,也不會有人想要惹禍上身。




庭淵嘖嘖兩聲,“真是好歹毒的計謀,好歹毒的心腸。”




他覺得不合理的地方,都是這個案子的破綻,就是有人精心編制了這麼一個局,才會有這麼多不合理的地方。




伯景鬱現在也想明白了,庭淵指出了關鍵,就是有人要誤導他們的視線,按照原本的流程事情的走向與現在南轅北轍。




伯景鬱現在對庭淵的佩服更多了幾分,他直接被乳孃和管事的兩人牽著鼻子走,完全被帶偏了。




還好庭淵思路清晰。




若真是從公子蘭招身上開始調查,事情的走向就會完全不一樣。




伯景鬱:“我去與他們對質!”




“不。”庭淵趕緊制止:“這只是我的推測,他們為什麼要殺公子蘭玉,這背後肯定還有事情,現在對質豈不是打草驚蛇。”




在沒有實證之前,這些都只是猜測,只是庭淵憑藉多年的辦案經驗整理出來的頭緒,還需要證據佐證才行。




“你也太冷靜了。”




伯景鬱再度感嘆,請庭淵跟他一起遍巡六州,是最正確的決定。




無論是管事的還是乳孃,他們將事情的重點都放在了公子蘭招與二人的恩怨糾葛上,任誰看了都會覺得這案子與公子蘭招有關。




這個案子最壞的結果就是公子蘭招被作為頭號嫌疑人懷疑,若公子蘭招沒有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他就成了替死鬼。




很多關鍵證據是不足的,這裡並沒有疑罪從無這一說,即便遇到一個好縣令,認為公子蘭招無罪,最終的結果極可能不了了之。




誰會成為最終的受益者?




設計這麼大一個局,庭淵不信這只是簡單的仇殺,肯定有其不可告人的秘密。




小公子一死,繼承人沒了,這潑天的富貴該輪到誰,誰就是最大的嫌疑人。




若說庭淵在破案方面有天賦,之前伯景鬱是相信他的,如今這麼複雜的案子他還能理清情況,看他對案發現場各種分析判斷的熟悉情況,只怕縣衙裡的捕快和推官都比不上庭淵,伯景鬱對庭淵充滿了好奇。




庭淵身上有太多太多的秘密了,也有太多太多的驚喜,若他身體健康,必然能有一番大作為。




伯景鬱也替庭淵覺得可惜。




庭淵起身走出房間門。




他問管事的:“去報案的人走了多久了?”




“得有一個時辰了。”




庭淵:“現在應該已經到了縣衙。”




管事的點頭,問庭淵:“差爺可有思路了?”




庭淵搖頭:“太複雜了,我還需要再捋一捋,等衙門的人來了再說吧。”




伯景鬱扯了條板凳給庭淵坐下,他站在庭淵身邊。




“在外監工的人怎麼還沒回來?”




從他們來到這裡,來來回回分析案子尋找證據,都過了這麼久了,去縣衙的人都快到了,這旁支的人怎麼還沒回來?




管事的也不知道原因,正想著找人去看看,就在這時一輛馬車停在了莊子外面。




馬車上下來了一對夫婦,還有兩個孩子,一男一女。




庭淵看過去,問:“這是?”




管事的道:“這是旁支的三爺與他的夫人和一雙兒女。”




庭淵哦了一聲,問:“公子蘭招是幾爺的兒子?”




管事的說:“是盛水老家三房二老爺的兒子,二爺早亡,留下孤兒寡母,從盛水老家過繼過來的。”




“你們祖籍不是金陽的?”




“不錯,我們祖籍是西州的,大概六十年前從西州遷居過來的。”




庭淵問:“這盛水是西州管轄的?”




他對勝國的州府情況並不太瞭解。




伯景鬱給他普及道:“盛水是西北府的,歸陳州路管轄,金陽縣歸庸南路管轄,西府二十七縣,分西南府和西北府,西府共七路,南北各佔三路,太和路是西府直轄。”




西州和西府相鄰,西府不少財主的祖上都是西州的,先是天災,後是人禍,背井離鄉的人不在少數。




西府近年來糧食產量極好,西州有錢的財主多數都會選擇花錢在西府買地,舉家遷移過來,這也是西府為何短短三十年人口翻了數倍的原因之一。




一個是多生育一個是多遷移。




這幾十年從其他四州遷移入中州的人數少說得有五千萬。




庭淵看向管事的:“那你們是脫離了主家自立門戶還是算分支?”




“我家太老爺與盛水老家的太老爺是親兄弟,盛水老家太老爺子嗣眾多,我家太老爺膝下只有老太爺一子,在老太爺這一輩就已經分家了,如今我們與盛水老家依舊會走動,仍有生意往來,餘下的個算個的,老太爺只有老夫人一位妻子,因此只生下老爺一個兒子,我們這一脈人丁單薄,盛水老家那邊的太老爺娶了六房妾室,兒子便有八個,盛水太老爺那一支分了八房,眼下這位是七房的三爺。”




庭淵捋了一下思路,等於從蘭玉這一輩往上數三代與盛水的楊家是血親,到了蘭玉這一輩已經出了三代,關係已經遠了,只不過是盛水的楊家子嗣眾多,這裡的楊家子嗣單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