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青染 作品

44.兩起兇殺





一小部分人會因為壓迫頸動脈竇導致迷走神經張力增高而引起當即反射性心臟驟停,俗稱閃電式窒息死亡,觸發概率非常低。




大部分上吊的人不會在幾秒內就死亡,雖說屍檢表述時是會說是窒息死亡,但從窒息到死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繩索壓迫氣管造成氣道閉塞,呼吸道被壓迫氣體無法正常交換,大腦會因缺氧逐漸消耗體內原有的氧氣又因補充不足而進入昏迷造成腦組織缺氧性損害,身體逐漸失去知覺,進入瀕死狀態心動過緩心臟驟停而導致死亡。




繩索壓迫頸動脈會導致頸動脈閉塞則會造成腦血流中斷,使大腦皮層因缺氧而發生抑制,從而喪失意識,腦內血液循環逐漸停止導致死亡。




後兩種死亡方式自縊者都會十分痛苦,會對腦部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即便是被發現救治回來也很難清醒過來,運氣好清醒過來也很難和自縊前一樣正常。




因此自縊者不僅自救困難,他人救治也很困難,這也是自縊者為何死亡率高的原因。




伯景鬱聽庭淵解釋後,覺得這種死法挺殘忍的,“這兇手也太殘忍了。”




從伯景鬱的嘴裡聽到殘忍二字,庭淵眼神有些玩味。




伯景鬱看他這麼看自己,窘迫地說,“你這麼看我做什麼。”




庭淵沒有接話。




伯景鬱覺得庭淵因他對陳之的行為,至今還對他有很強的偏見,心中略微苦澀,替自己辯解:“我也不會隨隨便便就出手殺人,你不要對我有這麼強的偏見,也別把我當成一個嗜殺成性的變態。”




但他這樣的辯解尤其蒼白無力,想要改變他在庭淵心中的印象是很難的一件事。




伯景鬱:“未來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一起走,你總要給我一些信任吧。”




如果庭淵一直抱著這樣的想法跟在他身邊,他們之間門缺乏信任,這對於他們來說前路註定會走得無比艱辛。




庭淵四下查看,說道:“此時討論這個不大合適,我們更應該關注本案的情況,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密室殺人案,門是從裡面反鎖的,那麼請問兇手是怎麼從現場逃離的?”




明明昨天還站在他身邊說要為了天下百姓幫助自己,但庭淵拋出的問題,伯景鬱看他不信任自己,心中難受,他也在認真地思考。




兩人將屋子內部仔細地查看了一番,沒有發現任何的密道,更沒有發現任何輔助的工具,那麼在一個完全封閉的密室空間門裡,兇手是怎麼做到將死者吊在懸樑之上讓她縊死的?




根據現場的情況以及桌椅板凳的擺放可以確定,死者絕不是自殺,庭淵實在是想不明白兇手是怎麼做到的。




“從四肢屍斑屍僵的情況來看,此人至少死亡了六個時辰。”




伯景鬱:“那就是說她昨夜丑時前後就已經死亡了,而小公子才剛死不久,她不是殺害小公子的兇手,那麼是誰殺了她呢?”




庭淵搖頭:“不清楚。”




伯景鬱問庭淵:“你能看出兇手為什麼要殺她嗎?他們二人是被同一個兇手殺死的嗎?”




庭淵道:“從現場的情況以及兇手的偽裝來看,殺她的兇手沉著冷靜,殺小公子的兇手異常暴躁,不像同一個兇手所為。兩個兇手的殺人動機暫時我還無法理清。”




由於小公子死了,表姑娘也死了,一連死了兩個人,莊子內的人都亂了套。




外面農莊裡幹活的人紛紛回來查看情況。




這裡沒有先進的儀器,無法通過專業的痕檢分析兇手是誰,只能通過現場的蛛絲馬跡推斷,破案的難度直線上升。




庭淵將屋內又仔細地檢查了一遍,床上櫃子四處都沒有放過,連牆角的角落都看了,屋裡十分乾淨,根本找不到任何的線索。




如果兇手不是從門窗離開,那麼唯一剩下的地方,就是房頂。




庭淵向上指了指,問伯景鬱,“有可能是從房頂離開的嗎?”




伯景鬱抬眼看了一下屋頂的情況,屋頂是瓦片,房頂用木板做瓦片的支撐,木板與木板之間門的縫隙確實夠人上下。




“不是沒有可能,對方如果臂力不差,通過在房頂綁繩子從房頂上下來,再用繩子爬上去,再將房頂恢復成原樣,確實可以做到來無影去無蹤。”




若是普通人從房頂下來容易,上去很難。繩子是軟的,沒有什麼支撐力,四周又是空蕩蕩的沒有落腳點,庭淵在警校時便有這個訓練,因此他知道對於不會爬繩的人來說想要徒手爬上去絕對是一件難度非常大的事情。




伯景鬱看了庭淵一眼,“這個範圍其實很廣。”




幹力氣活的人,手臂的力氣都不會小,小姑娘可能無法做到這一點,成年的男性想要做到這一點並不難。




即便此人是從房頂下來的,這個範圍也無法縮小,再者,這姑娘已經死了六個時辰以上,兇手若是想逃走,完全有足夠的時間門。




現有的證據只有這麼多,庭淵也沒有辦法立刻便猜出兇手,只能是讓人先把莊內的人集齊核對,逐一調查。




他對管事的說:“你去把莊子上所有的人都集合起來,清點人數,看看少了誰。”




門外聚集了一堆人,多數都是從樓下上來看熱鬧的。




這莊子上一下死了兩個人,人心惶惶,有部分人不害怕就湊上來看熱鬧,害怕的那些根本不敢進院子,都在外面的石梯上站著,或者是在旁人家的院子裡往這裡看。




這個莊子依山而建,房子呈現階梯狀,從底層的大院子一步步地往上,左右各自有一個大院子,就像梯田一樣,每一層都建的有房子,因此上一層的院子的耳房和下一層院子的房頂是相連的。




想要從這一層往下一層去,可以從前院走階梯,也可以從耳房攀爬往下一層去。




房頂是懸山頂,後邊與山地相連,後面都是樹林,耳房每個院子都有,坎上坎下扎著半人高的籬笆做阻隔,




推開耳房的門,裡面是個小廚房,廚房另一面牆還有一扇門。




推開這一扇門是後面的防水臺,與山地之間門還有一個較深的排水渠,下大雨時雨水順著房簷滴落在排水渠裡,便可以排到山下去,這樣屋內就不會進水返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