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青染 作品

15.希望書院

 開荒過後,留著給學院的學生種,讓他們從小就養成自給自足的能力,即便將來沒能靠知識闖出一條路,學會種地起碼也餓不死。

 哥舒:“我常覺得你不凡,思想眼界遠在我之上,你是怎麼想到這麼多新奇的點子的?”

 庭淵沒與哥舒說過他不是這個世界的人,哥舒的問題讓他很難回答,“就當我開智的方向與你不同吧。”

 哥舒:“你這樣的能力,若是隻留在居安城,做一方首富,倒是虧才了。”

 這話庭淵倒是能與他辯上一辯,“論學識,論才情,你遠在我之上,像你這樣的人才,甘願留在小小的居安城做一個小小的縣令,不是比我更屈才。”

 哥舒無奈地笑了笑,長嘆一口氣。

 他們不止一次聊起過這個話題,哥舒總是如此。

 庭淵:“其實我能感受到,你也不是普通人,你有遠大的抱負與理想,可惜,權貴階級將你束縛住,讓你的遠大抱負無處施展。”

 “你果真是不凡。”

 哥舒沒想到庭淵居然能說中。

 庭淵與他繼續走著:“其實也不難猜,說起民生,你總是動力十足,可一旦說起權貴階級的東西,你總是滿臉愁容,不想提起,你能一封書信叫來這麼多學識出眾的人來學院教書,我自然不信你只是一個普通的縣令。”

 “我想你應該是經歷過很多事情,筋疲力盡了才會想偏安一隅,做一個小小的縣令,守護一方百姓。”

 哥舒看向庭淵,仔仔細細地將他臉上每一處都看遍,實在是沒看出什麼不對的地方,“我說,你是會讀心術,還是有窺探過往的能力,怎麼什麼都瞞不住你。”

 庭淵見氣氛如此凝重,也知道自己是戳了哥舒的心,緩和氣氛道:“行吧,我也不裝了,我是天神下凡渡劫,擁有識人過往的能力,能聽見別人的心聲。”

 哥舒沉默了一瞬。

 隨後他很認真地問:“那你說說我現在在想什麼。”

 庭淵:“你在想我是不是真的能說中你在想什麼。”

 哥舒:“……”

 哥舒:“!!!”

 哥舒一整個驚呆了。

 庭淵在他臉上看到了內心情緒的變化,知道自己這是說中了。

 庭淵看哥舒此時懵逼的樣子,沒忍住爆笑,推了他一下,“不是,你還真信啊。”

 哥舒真的很好奇,“那你是怎麼知道我在想什麼的?”

 庭淵雲淡風輕地說:“猜的。”

 其實真的是猜的,也就是簡單的心理概率,只能說他幸運,猜中了。

 哥舒又上上下下前前後後地將他看了一遍,真沒發現什麼與旁人不同的地方,“你怎麼能猜這麼準呢?”

 “我天賦異稟,你又不是頭一次見識。”

 “那倒也是。”

 只是哥舒真覺得他不像凡人,有那麼一點相信庭淵說的話。

 庭淵也沒多辯解,就保持點神秘,也不至於讓哥舒過於糾結。

 庭淵:“其實這樣也好,在朝廷為官是為民謀福祉,在地方為官關注民生,也是為民謀福祉。”

 一個是理論,一個是實際。

 中國幾千年朝代更迭,出過幾百位帝王,像哥舒這樣一心為民卻受到諸多牽制最終一身才能無處施展,鬱鬱而終的官員,大有人在,這是封建社會制度體系導致的。

 反倒是如今這樣,對哥舒才是最好的,若每一位官員都不追逐權力,只在乎民生,那這個國家,又怎至於此呢?

 清正廉明的好官,是會被後世歌頌的,受過他幫助的百姓會記得他的好。

 庭淵道:“封王拜相又如何?做實事,官大官小,只要是為百姓做事,為民生出力,就是好官。”

 哥舒贊同地點頭:“說得對,封王拜相又如何,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不能真的為萬民謀生,不過都是虛名罷了。”

 從前的他固執地認為要封王拜相,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才是為民謀生,如今他覺得,只有真正解決民生,才算是為民謀生。不是在紙上空談,也不是上書多少,更不是在朝堂舌戰群儒,而是真真切切地關注百姓的生存,這才是他們需要的。

 庭淵:“所以,現在你做得很好,你是好官,你做的事情百姓看到了,百姓們愛戴你,只要你振臂高呼,必然會有人響應你,那些貴族高官他們可做不到。”

 哥舒重重地呼出一口氣,“多謝你今日指點,我釋懷了。”

 庭淵:“我相信,未來居安縣的百姓會在你的庇佑下,日子越來越好。”

 哥舒:“你會幫我的,對吧?”

 庭淵認真地說:“當然了。”

 望著山花浪漫,生機蓬勃,哥舒說:“你這學院名字取得真好,希望,真的讓我看到了希望,居安城有你這麼一位志同道合的知己,人世這一遭,不虛此行。”

 庭淵的出現,讓哥舒璡堯知道,這世上不是隻有他一個人在為民生著想,庭淵讓他堅定了想法。

 “未來在我的治理下,居安縣定會像山花般燦爛綻放,生機蓬勃。”

 此刻的哥舒,從未如此堅定過。

 庭淵:“會的。”

 而千里之外的京城,數輛馬車組成長長的車隊,浩浩蕩蕩地駛離京城。

 茶樓之上,兩人對坐飲茶。

 其中一人看著這長長的隊伍道:“不知這是哪位貴人出京,馬車如此豪華。”

 另一人答:“五爪龍,四爪蟒,馬車簾上龍紋四爪,也就只有那位了。”

 如今勝國,除了帝王,僅有一位王爺。

 鬱王伯景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