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八〇七章 章嘉活佛

此處細品。

這絕對是1石2鳥之計。

同時,滿清統治者對漠南與漠北蒙古的宗教領袖章嘉活佛與哲布尊丹巴給予崇高的封賞。

因為,漠南蒙古與北京相對較近,漠南章嘉活佛的駐地雖在多倫,但長年住在京師。

章嘉活佛的轉世靈童會被送到大內與皇子們1起生活學習。等到其中的1個皇子繼承大統,章嘉活佛也就成了皇帝的同學。

由於,曾經1起生活學習,又是同學關係,自然章嘉活佛與皇帝的關係非同1般。

章嘉活佛聽從皇帝同學的命令,而章嘉活佛又在漠南蒙古人心中如神1般的存在,其所言對於蒙古人如神諭1樣,任何人不敢不聽。

章嘉活佛經常會作為皇帝的代表去擺平漠南蒙古1些棘手的事情,並且都能達到皇帝的目的。這樣皇帝又可以通過章嘉活佛間接控制漠南的宗教勢力。

好的經驗就要學習借鑑。華族並沒因為推翻了滿清,就否定了滿清所作的1切。

至少滿清那1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要繼承的。

1些好的制度也要延續下去。

華族高層的大部分人都覺得,對於草原不應該採用極端的政策,而是應該保留1部分滿清的政策。

至於以後的改革可以緩緩圖之。

雍和宮中的這些喇嘛從投降儀式上回來之後,立馬聚集到1起。他們湊到了章嘉活佛的身邊,商討下1步的計劃。

那些蒙古王公都被護衛軍收押起來,但是護衛軍卻沒有動這些和尚。

這讓和尚們潛意識地覺得護衛軍怕他們,或者是護衛軍必須要依仗他們完成收攏草原民心的目的。

因此當駱秉章找到他們的時候,以章嘉活佛為首的僧侶企圖待價而沽。

這個章嘉活佛是漠南蒙古的宗教領袖,他從小在京城長大,其實與京城的那些人思想上沒啥區別,深諳官場的規則。

章嘉活佛其實也是滿清的官僚。滿清通過這樣的手段基本上掌控了草原上的宗教。

而且滿清的官府還對活佛的轉世做出了詳細的規定。

他們不允許轉世給自己的子嗣,或者是那些草原上王公貴族的子嗣,避免了政教權力的結合。因此章嘉活佛沒有自己的個人利益,他的利益與滿清是連在1起的。

他自然是希望原本的制度不變,這樣他在草原上的地位就不會變。

他也聽說了華族的1些政策,比如均田制,比如宗教自由。

這兩條制度對他們的利益都有影響。前者會削弱草原王公貴族勢力,王公和黃教1直都是同盟的關係,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也懂。

後者則會讓其他宗教也進入草原,這些年,草原上的儒學已經開始抬頭,儒家思潮進入草原,勢必會增加黃教控制人們思想的難度。

駱秉章與章嘉活佛談了幾次,主要的矛盾點也在這兩個方面。